現(xiàn)在的你感覺舒適嗎?你是否身處一個讓自己放松的地方?
如果是,能否放空一下,想想這些小情景?
想象一下,
如果書桌沒有收拾整潔,或書本擺放得并不整齊,你可以靜下心學習嗎?
如果你熱愛畫畫,而畫稿上不巧被無意劃了一筆,你會放棄即將大功告成的畫作,重新來過嗎?
那,如果此刻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你經(jīng)歷過最好的情緒狀態(tài),你會用哪個詞呢?
是快樂、激動、歡喜,還是……完美?
或許,完美就可以概括這所有象征積極正面的狀態(tài)?
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再熟悉不過的話題,完美主義。
01
關于完美主義
完美,乍一聽,就是“美好”的代名詞,它解釋著字典里的“所有”,代表著令人滿意、沒有瑕疵。
而在心理學中的完美主義(Perfectionism)是一種人格特征,表示一個人對自己的高標準、嚴要求,對完美無缺的追求,對自我價值的衡量以及對他人評價的在意。
它或褒或貶:高目標無疑可以激勵我們付出更多努力、追求更好的自己;但它也可能促成許多不惜代價的努力過程,導致不必要的負面情緒長時間輸出。
正如德國學者DE Hamachek曾提出的兩類優(yōu)化主義:
積極(正常)完美主義(Normal Perfectionism):TA們追求進步并從中獲取滿足與樂趣;面對失敗,TA們會難過懊惱,也會偶爾拖延,但TA們可以仍舊保持自尊,調(diào)整自己。
TA們正視自己的努力,而不以結果為唯一評價。此時,完美是好的,是最優(yōu)的。
消極(神經(jīng)質(zhì))完美主義(Neurotic Perfectionism):TA們總為“過高”的目標付出;因為自我感覺的否定與挫敗,TA們不愿面對失敗,TA們會害怕、會逃避。
所以……此時,完美實則帶來了缺憾和壓力。
所以……完美≠優(yōu)秀
02
完美主義VS完美主義拖延癥?
如果正在趕due的你想著今晚完成一篇長論文,并對資料搜集與寫作布局做了“周密”的計劃;可剛準備動筆時,你發(fā)現(xiàn)專業(yè)文獻的查詢沒有想象中順利,好像自己原本精心的計劃被打破了……
此時的你會繼續(xù)自己的靈感堅持完成寫作?
還是逐漸分心,逐漸把注意力轉移到與寫作無關的事情上?
“反正我計劃已經(jīng)完不成了,還不如再拖一天!”
所以,高度關注完美所帶來的好像并不是完美的結局。
而這類拖延實則是心理能量被消耗與意志力削弱所帶來的結果:因為擔憂自己高目標的完成度,因為害怕結果與預期不符,不完美焦慮讓自己無法有效行動起來。
而漸漸,對失敗的恐懼會讓自己進入一個逃避的循環(huán);漸漸,你會不敢冒險,你可能錯過了人生中更多的可能性。
“因為完美,所以不想開始?!?/p>
“我只有完美,才值得被愛?!?/p>
完美的另一層是虛幻與脆弱。
03
如何OVERCOME完美主義
認識自我:
縱使過度完美主義會帶來許許多多的問題,但承認自己擁有完美主義并不可恥。它是自我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的驅動力之一;它的很多積極方面以及它帶來的精神都值得被保留。
改變認知:
其實不是投入更多時間or檢查數(shù)遍就可以收獲更好的結果;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慢慢轉變思維,為自己減少無用的付出與擔憂。
積極的自我接納&認可:
其實人無完人,不是完美才值得被接受。有時候,或許自己做的不是那么好,但我們可以自我同情,自我鼓勵。我們應該給努力過的自己一個擁抱:不是只有完美的結果才能被獎勵,努力一樣可以。
在主觀世界中,完美可以代表最高的感受與狀態(tài),那是剎那間所有的合拍:
它或許是一眼萬年,也可以是一天的盡興。
它可以存在,但客觀中,它并不存在。
或者說,大多時候,它也不需要存在。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55 測試
立即測試
592 測試
免費測試
661 測試
立即測試
437 測試
免費測試
254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