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普通又自信”嗎?
你耳聞過《關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所引發(fā)的“陽剛之氣”的探討嗎?
你知道長沙市高新區(qū)教師招聘對同一崗位分性別錄取,有應聘者僅考了4分就進入復審,原因只是因為“是男的”嗎?
近年來,與性別有關的社會議題,頻繁占據(jù)大家的視線,也讓很多人對該議題下的各種概念(比如女權/女拳、國男/蟈蝻等)耳熟能詳。
其中,“性別歧視”應該是大家最為熟知的詞語之一。但是,別看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很多人,會特別響亮地討論著“性別歧視”,但是我懷疑,至少一半以上的人很可能從來都沒有認真地定義過:
究竟,什么才叫性別歧視?
1. 歧視,是一種行為
性別歧視這個詞,由兩個重要部分組成:性別和歧視。從組成來說,前者是一個限定語,所以我們可以很明確地說:性別歧視是歧視的一種。
那什么叫歧視呢?心理學上的定義是,歧視是對一個群體及其成員的負面行為。這個定義里,有三個地方要劃重點:“群體”、“負面”和“行為”。
首先我們來說“行為”,它道出了歧視的本質:歧視是一種行為,而不是一種想法或態(tài)度!
也就是說,歧視必須是做了什么(或者至少打算做什么),而不僅僅是在腦子里想一想——后者被定義為“偏見”,才是指對一個群體及其成員的負面態(tài)度。
接下來進入快速測驗環(huán)節(jié):以下哪些屬于歧視,哪些屬于偏見?
上面這個表格中,左邊基本上都是偏見(尤其是沒有說出口的時候),而右邊則確鑿地屬于“歧視”,因為真的做出來某些事情。
區(qū)分偏見和歧視是很有意義的,因為盡管很多時候偏見和歧視總是攜手同行,但是在另外一些時候,偏見卻不一定會導致歧視,而歧視有時候也不一定來自偏見(當然,偏見也是不好的)。
后者的典型代表是系統(tǒng)性歧視,即不以個人意愿為依據(jù)的歧視。比如在日本、在美國、在歐洲,女性出嫁后要隨夫姓或被稱為XX夫人,可視之為一種隱性的系統(tǒng)性歧視(這一點上咱們國家就做得很好)。
有時候,這種歧視以非常微妙的方式體現(xiàn)在語言中。比如,在1920年之前,中國的語言系統(tǒng)里面沒有專門表示女性的“她”字;在意大利語里,用un passeggiatore來描述男性,指的是一個喜歡散步的人,而用同樣的詞匯描述女性,卻暗示對方是妓女;我們常常討論說“去年有XX女性遭受了QJ或騷擾”,卻不說有XX男性實施了QJ或騷擾……
等等這些,其實也算是系統(tǒng)性歧視的一種了。
由于偏見比歧視更難消除,所以在有限的資源下,我們應該先把箭頭更多地指向歧視行為(而不是態(tài)度),尤其是那些赤裸裸的歧視。
2. 歧視,是負面的
接著我們來說“負面”。也就是說,歧視一般指的是不好的行為。
有的時候,我們會對某個群體的人,采取較為中性的行為,這一般不太歸結到歧視里,而是會被歸入到角色規(guī)范/角色期待的影響。
比如性別角色,指的是根據(jù)對方的性別而對對方的行為、角色所產(chǎn)生的一種期待,例如:男孩子應該玩汽車,女孩子應該玩洋娃娃;男孩應該用藍色,女孩應該用粉色。
所以,我們會針對不同性別的兒童,購買不同類型的玩具,否則總會覺得有點違和(比如把下面的女孩換成一個大男孩)。
這種行為是歧視嗎?不是的,因為不管買什么玩具,本身都是中性的。但如果只給男孩買玩具而女孩沒有,或者男孩的貴而女孩的便宜,那么這才算是一種歧視。
性別角色是每個文化、每個社會、每個個人都會有的,只是具體的內容會不一樣。它和性別歧視最大的區(qū)別是:性別角色只是預設了行為和角色的不同,而不是好壞優(yōu)劣。
而如果我們愿意跟美女聊天,愿意聽聰明人的建議,愿意跟身材好的人逛街/一起玩,這更不叫歧視,只能說是某種偏好。
這里要注意的是,擁有某種偏好,并不一定意味著擁有對應的歧視。
比如,喜歡跟美女聊天,并不意味著就不跟長得不好看的人好好說話;愿意聽聰明人的建議,并不意味著我就完全不聽蠢人說話。
所以,當我們去判定一個行為是否屬于歧視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搞清楚:這種差別對待,究竟只是不同,還是有高下之分。
3. 歧視,針對標簽
最后,我們再來說第三個關鍵詞:“群體”,因為這個關鍵詞直至歧視的核心:不對一個人做任何其他的了解,僅僅因為他/她屬于某個群體,就對他們做出某些負面行為。
正是因為這一條標準的存在,使得幾乎所有的歧視都是非常膚淺的,因為想要對某個人屬于某個群體進行判定,只能通過一些非常明顯、非常表面的特征,給對方貼上一個標簽,比如性別、種族/膚色、學歷、身材、地域、單身……等等。
你有沒有聽過音樂能力缺失歧視?或者視力歧視?或者奇裝異服歧視?肯定沒有,因為對某一個具體的人進行較為深入的了解之后所產(chǎn)生的負面行為,不能稱之為歧視,最多叫鄙視。
比如,我看見沒聽過名字的學校的大學生就罵他笨,這叫歧視;但是我和一個學生接觸之后,發(fā)現(xiàn)他啥也不會,然后罵他笨,這個不能叫歧視。
比如,我看見女司機就不讓她開車,這叫歧視;但是我女朋友一周之內三次剮蹭,我禁止她開車,這就不叫歧視。
再比如,我看見東北人就躲開,這叫歧視;但是我知道某個東北人曾經(jīng)有過多次暴力犯罪的經(jīng)歷,所以我看見他就躲開,這就不叫歧視。
了解這一條,不僅對于我們準確判斷某種行】為是不是歧視非常重要,也極大限度地避免了我們被其他人道德綁架的嫌疑。
尤其在“反對歧視”成為至高無上的道德正確的今天,我們需要更堅定地理解: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不喜歡某些人的權利,而這一點可以與歧視無關。
4. 性別歧視
最后,讓我們最終說回“性別歧視”吧。結合上面的定義和解釋,性別歧視的定義應該比較清晰了:對某一個性別群體及其成員的負面行為。
大多數(shù)文化下,以及我們中國的大多數(shù)情境下,性別歧視主要發(fā)生在女性身上,也就是更傾向于對女性做出負面行為。
但是要注意的是,這并不意味著性別歧視都是由男性發(fā)出的。恰恰相反,有很多女性也會對女性產(chǎn)生歧視。
比如,很多抓小三的戲碼中,很多正室捉奸在床之后都直奔小三而去,這也是性別歧視哦!明明該打的是出軌的老公,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另外,在比較少的情況下,男性也會遭受歧視,比如結婚的時候,女方?jīng)]有嫁妝,卻不考慮經(jīng)濟能力一定要求男方提供彩禮,也屬于性別歧視的一種。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讓大家對于歧視、性別歧視有個比較清晰的了解。最后,讓我們一起努力,消除這個社會上的歧視,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擺脫標簽的困擾。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459 測試
立即測試
437 測試
免費測試
337 測試
立即測試
416 測試
立即測試
895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