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生,我長期睡不好覺,又擔心吃了安眠藥會上癮不敢吃.....
醫(yī)生,吃了安眠藥是不是就會得老年癡呆呢......
醫(yī)生,如果吃了安眠藥戒不了怎么辦呢......
作為精神科醫(yī)生,幾乎每天會面對患者既想用“安眠藥”睡個痛快覺,又怕用了就離不開,結果熬到凌晨2點迫不得已吞下了那顆小藥丸;有些人甚至對于“安眠藥”談虎色變,認為服用“安眠藥”就是在服用“毒”藥。
“安眠藥”會依賴、吃了會變傻這種將“安眠藥”妖魔化的言論層出不窮,導致很多有些需要這類藥物治療的人怕被貼上“依賴”的標簽而放棄使用這種藥物。
這個結局,與各類助眠產(chǎn)品的商家吹捧自己家的產(chǎn)品而過度夸大“安眠藥”的危害有關,畢竟一顆“安眠藥”就解決了問題的話商家“割韭菜”的機會就減少了。
同時, 也與“安眠藥”的誤用有關,包括在無處方的情況下用藥,在沒有醫(yī)生專業(yè)指導下擅自使用這類藥物,使用劑量、頻率、時長超出醫(yī)囑,以及用于處方之外的用途等,最后導致藥物依賴、濫用等問題出現(xiàn)。
“安眠藥”到底具有什么作用,真的像我們所認為的那樣“毒”嗎?我們一步步來揭開神秘面紗。
01、什么是“安眠藥”?
“安眠藥”,在醫(yī)學上稱為鎮(zhèn)靜催眠藥,根據(jù)藥物作用機制主要劃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地西泮、勞拉西泮、奧沙西泮、阿普唑侖、氯硝西泮等為代表的苯二氮?類藥物(簡稱 BZD),于1960年首次進入臨床。
此類藥物常用于短期治療焦慮及失眠,遵醫(yī)囑使用時起效快速,療效確切,且總體耐受性良好,擁有重要的臨床地位。
這類藥作用于GABAA受體的α1、α2、α3、α5亞基發(fā)揮藥理作用,起到鎮(zhèn)靜催眠、抗焦慮、抗驚厥、肌肉松弛等治療效應,以及致遺忘、致成癮等不良反應,藥物在人體內(nèi)代謝半衰期時間長短不同而發(fā)揮作用不同,主要適應證包括失眠、廣泛性焦慮障礙、驚恐障礙、急性酒精戒斷綜合征、癲癇、肌痙攣及麻醉增強等。
另一類是以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及扎來普隆等為代表的新型非苯二氮?類藥物(簡稱 nBZD),因這些藥物的首字母都是Z而被簡稱為“Z類藥(Z-drug)”,該類藥物與GABAA受體的α1亞基的結合力強,而對GABAA受體的α2、α3、α5亞基的結合力弱,因此具有較強的鎮(zhèn)靜催眠作用而缺乏明顯的抗焦慮、抗癲癇及肌肉松弛等作用,故目前獲批的適應證只有失眠。
可見“安眠藥”除了“安眠”作用之外,它們的臨床用途十分廣泛,幾乎涉及各個科室和不同的疾病領域,盡管有這樣那樣的不良后果,但臨床的“江湖”地位暫時不可取代。
02、“安眠藥”的使用風險有哪些?
短期使用鎮(zhèn)靜催眠藥的不良反應包括鎮(zhèn)靜、眩暈、乏力、記憶力損害等,使用鎮(zhèn)靜催眠藥可能增加交通意外的風險。
長期使用鎮(zhèn)靜催眠藥,部分短期使用的不良反應可因機體耐受而消失,但反應遲鈍、注意力下降、記憶力損害等大腦功能下降可能會持續(xù)存在。
長期使用還可能導致跌倒風險增加,從而增加骨盆骨折的風險,因此,使用這類藥的人,特別是老年人,第二天起床或活動的過程中不能太快,避免跌倒。
長期使用鎮(zhèn)靜催眠藥和癡呆風險升高也有關,但從近年來的研究看這種關聯(lián)性仍不確定。
此外,近年來報道了一些大量使用唑吡坦等“Z類藥”后出現(xiàn)夢游、躁狂等異常睡眠事件,雖然少見、機制不明,但危害嚴重,因而此類藥物說明書上都會有一個“黑框警告”,提醒規(guī)范安全使用此類藥物。
最被我們關注的風險是其依賴或成癮性。無論是BZD或Z類藥都具有致依賴性,長期使用后會導致耐受性增加,突然停藥或突然減少使用劑量時會出現(xiàn)焦慮、失眠等戒斷癥狀。
青少年人群、阿片類濫用人群使用鎮(zhèn)靜催眠藥有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個人和社會損害,更應引起關注。
一項針對美國全國性樣本的研究顯示,2015-2016年期間有超過三千萬美國人使用過BZD,其中17%的人可能存在“誤用(misuse) ”(包括沒有獲得處方時使用、或使用劑量和頻度超過了處方的建議),但真正達到依賴及濫用標準的個體極少:每67名使用苯二氮?的美國成年人中,只有1人滿足苯二氮?依賴的診斷標準,“安眠藥”依賴的風險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高。
03、如何看待“安眠藥”使用過程中的風險?
鎮(zhèn)靜催眠藥作為一類臨床使用了數(shù)十年的藥物,總體上療效可靠、嚴重不良反應少見,雖然存在長期使用療效下降、耐受性增加、成癮等問題,但與嗎啡、海洛因及甲基苯丙胺等非法藥物的毒害不可同日而語。作為一類常用藥物,只要合理使用,應該是利大于弊,我們不能因為其存在依賴性而因噎廢食。
事實上,苯二氮?單獨使用時是最安全的精神藥物之一,而與酒精或海洛因、大麻等阿片類物質(zhì)聯(lián)用時,苯二氮?會顯著提高這些本已危險的物質(zhì)的殺傷力??赡芷綍r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一些因使用“安眠藥”而造成各種不好后果的傳聞,但傳聞會忽略很多有關使用背后的信息,比如使用者是否有合并使用酒精、大麻、海洛因等精神活性物質(zhì)。
因此,當去醫(yī)院就診經(jīng)過醫(yī)生評估,由于病情需要使用“安眠藥”,并在醫(yī)生指導下規(guī)范使用時就會將各種風險降低。
當然,作為一類特殊的藥物,我們在使用時保持謹慎的態(tài)度肯定是沒有錯的。以失眠為例,以下幾類人群在使用“安眠藥”需要特別慎重:
兒童和青少年失眠,一般不建議采用藥物治療,多以行為矯正為主。一般預后較好,可隨發(fā)育痊愈。
老年患者首先應克服對于失眠的恐懼情緒,可應用放松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等非藥物手段。癥狀無法緩解或無法依從非藥物治療時推薦使用非苯二氮卓類鎮(zhèn)靜催眠藥,從最小有效劑量開始。如合并焦慮、抑郁,可適當應用抗焦慮藥或抗抑郁藥。
伴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慎用苯二氮卓類鎮(zhèn)靜催眠藥;共病精神障礙者應酌情用藥;抑郁障礙患者可選擇具有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藥;焦慮障礙患者以抗焦慮藥為主;精神分裂癥患者以抗精神病藥治療為主。
因此,基于現(xiàn)有科學證據(jù),我們應理性看待“安眠藥”——遵醫(yī)囑合理使用的情況下,“安眠藥”并非洪水猛獸,而是一類具有重要治療地位的藥物。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1549 測試
立即測試
1481 測試
立即測試
571 測試
立即測試
895 測試
立即測試
1150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