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了,你進了家門,就把自己撂在床上,摸出手機,打開王者:
“今天再來兩把就能上鉆石,等上了鉆石,就不玩了?!?/p>
兩局結束了,你贏了一局,輸了一局,一小時白忙活了。眼看快12點了,但你心有不甘,告訴自己只要贏一局就睡。
就這樣,在王者峽谷一局一局的歷練后,夜里一點了。你揉揉發(fā)干的眼睛,看看兩周沒收拾的屋子,又看看床頭仍在讀第一章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空虛和焦慮涌了起來,同時還伴隨著一點委屈:
你不過是上了一天班,想要玩會游戲休息一下,怎么游戲沒玩爽,反而還更難受了?
這就是整件事最吊詭的地方:明明玩游戲是為了放松,獲得休息,但卻越玩越累,而且還失去金錢、失去時間、甚至失去生活……
到底為什么會這樣?
游戲是如何令你上癮的
說到底,能夠使人上癮的游戲都在千方百計地給你獎勵。
絢麗畫面和刺激音效給了你感官上的獎勵,豐富的交互模式與強交互反饋讓你感到舒暢又痛快;明確的成長系統(tǒng)——每天做任務、升級,就能獲得固定獎勵,給你帶來了掌控感。
而抽卡、打怪掉裝備帶來了隨機獎勵,給了你開盲盒般的驚喜;散落在游戲犄角旮旯的道具物品、奇遇、獎章不僅是隨機獎勵,更滿足了你的收集癖好與對“大圓滿”的強迫心理。
除此之外,完備的社交系統(tǒng),與好友并肩作戰(zhàn)、默契配合的體驗讓你有了歸屬感;排位機制極大地滿足了你的虛榮心與自我認同;段位像標簽一樣貼在你的昵稱旁,是你游戲社交的資本,也證明著你的能力與價值,見證著你的成長……
最要命的是,你只要持續(xù)流連在游戲世界,就會源源不斷地獲得這些獎勵。
這就是游戲設計師在利用人性的弱點。而玩得停不下來的你,體驗到的不僅僅是獲得獎勵的愉悅——當為了虛擬的目標一次又一次地刷任務,你會體驗到難熬與掙扎的感覺。
一項研究采訪了38位玩家有關“刷任務”的感受[1],沒有一位說享受這個過程,但他們都覺得,除了自愿走進圈套外,“沒有其他方法來滿足自己對于‘圓滿感’與‘完成感’的需要了”。
聽起來局面似乎非常被動。但是,我們真的只能被游戲“玩弄”了嗎?
當然不是。雖然人性弱點依舊存在,但你已經(jīng)對它有了充分的認識?,F(xiàn)在,我們可以關注和利用游戲的另一面:那些實實在在的好處。
你最初所期待的休息、放松就是其中之一。
玩游戲好處多多
有些游戲確實具有恢復精力、緩解負面情緒的作用。
在經(jīng)歷了一天的高強度工作后,我們會覺得自己的腦子不聽話了,不僅愛忘事兒,還總是做出不那么理性的選擇,比如狂吃甜食和碳水。
這不怪你懶、沒有意志力,而是認知資源耗竭的表現(xiàn),也就是心理學中所說的認知疲勞:一天滿課上下來,眼神呆了,腦袋也木了;996的工作消磨著意志與精神,下班后再也不想有任何思考;人際溝通也耗盡了你的情緒資源,讓你感到低落和壓力。
而心理學研究表明,短暫地玩一玩休閑游戲,就會產(chǎn)生情緒和認知能力恢復的效果[2][3]。
這類游戲你一定玩過,近到合成大西瓜,久遠如水果忍者、瘋狂的小鳥、flappy bird,甚至俄羅斯方塊和數(shù)獨……這些游戲的特點是輕松、有趣、易上手、即玩即停,從而受眾也很廣。
有研究表明,相比于坐著休息和冥想,玩小游戲能讓參與者得到最大的情緒恢復:積極情緒增加,而負面情緒減少了[4]。除此之外,有許多研究都表明,休閑游戲可以緩解焦慮、抑郁、壓力,提升陰沉的情緒[2][3]。
這些研究采用的游戲類型廣泛,但都有以下特點:絢麗的顏色、即時反饋、明確的目標、以及循序漸進的難度。
這些特征會使人進入全情投入的“心流“(flow)狀態(tài)——你將注意力扎根其中,感到高度興奮和充實,體驗到掌控感和時間凝滯的感覺,就好像你的思想和行動行云流水般地自由流淌,這也是提升情緒的原因之一。
此外,游戲還能為你帶來豐富而深刻的情感體驗[5],由于你對游戲角色或者進程的把控,你可以沉浸式地體驗到日常生活中難以獲得的復雜情感:
《塞爾達傳說》系列讓玩家自由與開放世界交互,玩家在高度沉浸的同時,探索欲與好奇心被極大滿足;《魔獸世界》中的大型團戰(zhàn)讓人熱血沸騰,體驗到使命感、宏大與凄涼;《仙劍》系列使人體驗到對游戲角色的依戀與失去的喪失感……
這些體驗很安全,你并沒有真正失去或處于危險中,但它們也很真實,促使你更多地思考、擁抱現(xiàn)實。
除了休閑和角色扮演類游戲之外,許多研究也發(fā)現(xiàn),有些競技游戲使得玩家內(nèi)源性的注意控制能力更強了[6]。內(nèi)源性注意隨著你的主觀意愿產(chǎn)生,聽從你的興趣和目標,就像聚光燈一樣投射在你想要觀察的物體上,增強你對這些物體信息的理解與加工。
試想一下你在玩射擊游戲時,需要關注自己的位置、對手的位置、戰(zhàn)斗空間的選擇、隱蔽位置,同時還要考慮射擊、換武器、觸發(fā)buff……
你需要對自己的注意力進行相當精巧復雜的控制,才能同時兼顧這么多令人眼花繚亂的操作。有研究表明,相比于不玩游戲的人,游戲玩家更容易合理分配注意力資源,高效地達成目標。甚至,玩游戲使得與空間能力、導航能力相關的腦區(qū)容量都增加了[6]。
知乎有一篇回答,說自己到了羅馬后,對所有的建筑、路線都有種前世記憶的熟悉感,不僅不會迷路,而且像回到了自己老家的村頭一樣自如。后來一拍腦門想起來:原來是早幾年自己曾玩過《刺客信條》。
這樣的現(xiàn)象絕不是巧合,有研究發(fā)現(xiàn),參與者在手機游戲航海英雄(Sea Hero Quest)中和在真實生活中的表現(xiàn)出的尋路能力存在顯著的相關 [7]。
如何利用玩游戲所帶來的好處?
你可能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玩游戲的停不下來,與實際幫助是一體兩面的。雖然游戲存在許多套路,但我們也可以識別套路,純粹而充分地享受游戲。那要怎么做呢?
一個有效的方法是“問自己現(xiàn)在感覺如何”。
其實,最不會欺騙你的,就是你玩游戲當下的真實感受。
你知道,玩休閑游戲可以緩解你的焦慮、緊張,使你放松下來。那么,下一次當你玩消消樂時,就可以時不時問問自己:現(xiàn)在是什么感受?自己的情緒有因為游戲得到改善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非常好,你正在放松大腦,請你沒有負罪感的繼續(xù)玩一會兒。
但是,如果你已經(jīng)隱隱地感覺到了不安、麻木、機械,卻控制不住地一局一局點下去,你就可以告訴自己,消消樂所帶來的好處已經(jīng)到頭了,再玩下去,你就是在“被游戲玩“了。
又或者,你知道角色扮演游戲可以讓你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那么就請允許自己沉浸其中,充分感受新鮮的風景、與其他人物的聯(lián)結、游戲世界觀帶來的震撼。
如果你感受到抽離、不耐煩、被情感綁架,而體驗不到任何享受與快感,你就知道:是該離開的時候了。
再者,你知道競技類游戲可以提升你的專注力。那么,下一次當你玩這類游戲時,就可以全情投入,積極地調(diào)動所有的感官與注意。如果你能充分體會到專注帶來的心流快感,那么恭喜你,你是在自主選擇“玩游戲“。
而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開始心不在焉,一邊打游戲、一邊盤算著什么時候去拖地、什么時候去讀書,那么,你的注意力已經(jīng)在告訴你:我不想玩游戲了!這時的你,就請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吧。
以上這些方法,在心理學中,是對“正念”理論的運用。正念是指,對當下不加評判的接納與覺察。
通俗地說,就是對當下的情緒、想法、身體感覺抱有好奇心,進行純粹的體會和覺察,并且不摻雜任何好或壞的價值判斷。
比如,你因為機械地打游戲而感到麻木和乏味,那么就去體會這種麻木和乏味的感覺,讓這種感覺引導你做出“玩”或“不玩”的選擇,而不要批評自己“明明不好玩還要玩,你太沒有自制力了!”這會減少你對自己的苛責,讓你真正地關心自己。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正念是應對游戲成癮的有效方法 [8][9]。當面對壓力時,你很想擺脫卻深感無力,而游戲作為一個臨時避難所,就會變得格外有魅力,但正念會直接提高你直面消極情緒的能力,降低游戲的吸引力。
讓我們感到痛苦的不是玩游戲本身,而是喪失了自由選擇“玩”或“不玩”的力量,這種無力往往與對自我需要的忽視有關。
在玩游戲時隨時問問自己“現(xiàn)在感受如何”,就是在從每個當下開始,接納想要玩游戲的欲望,細心地覺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聽從內(nèi)心的聲音。
如果你能夠走近自己,清晰體會到自己的感受,說不定就能“反套路”游戲,不僅不被牽著鼻子走,反而能夠跟隨自己的意愿,更加從容地享受其中。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454 測試
立即測試
254 測試
立即測試
341 測試
立即測試
367 測試
立即測試
895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