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特別害怕被他人指指點點?
你是否在日常社交中對細節(jié)極為敏感?
你是否認為結識新朋友是一件難以做到的事情?
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所謂“社恐”也許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我們會在一些社交場景(如與陌生人談話、在許多人面前進行演講)中感到緊張和害羞。雖然這些感受很不舒服,但是它們通常并不會過度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然而對于社交焦慮障礙患者來說,在社交場景中體會到的感受并不止步于手心冒汗和渾身緊繃,令人尖叫的恐懼、無法控制的羞恥感,甚至強烈的逃避欲望,也是他們?nèi)粘K惺艿降摹?/p>
▲圖/ Gudim Anton
什么是社交焦慮障礙?
社交焦慮障礙(Social Anxiety Disorder),也稱為社交恐懼癥,是一種當個體在面對社交場景時會感受到不適,害怕陷入尷尬境地以及被人評判的焦慮癥。擁有社交焦慮的人在面對社交場合時常會感到害怕和不安。
心理上擔心不小心冒犯他人或被人指指點點的感受,同時身體上也會產(chǎn)生例如渾身發(fā)抖、心跳加速、喘不過氣、犯惡心等的反應。
不同程度的社交焦慮有著不同的影響,輕度雖然令人不適但可以適應,而重度則會影響正常生活,甚至讓人龜縮在自己的房間中拒絕與任何人交談。
擁有社交焦慮的人會在不同的場合下感受到焦慮或恐懼的情緒。有的人會對與陌生人交談感到不安,而有的人則覺得在別人面前進食是一件難堪的事情。別的常見情況還有:當眾發(fā)言、約會、參加聚會、展開對話、使用公共廁所、進行眼神交流、工作或上學、成為關注的焦點等。
社交焦慮障礙通常發(fā)生在青少年期和成人早期。造成社交焦慮障礙的原因有很多:家庭環(huán)境、童年陰影、個人性格、過度的社交壓力、甚至易于常人的身體狀況,都有可能導致一個人產(chǎn)生社交焦慮。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性格內(nèi)向害羞的人容易產(chǎn)生社交焦慮,但并不是所有有社交焦慮的人都是害羞內(nèi)向的。
患有社交焦慮障礙是怎樣的感受?
“在學校時,我總是害怕在課堂上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即便是在我知道答案的情況下。我不想讓人覺得我很蠢或者很無聊。我會緊張得心跳加快,頭暈惡心。
而當我工作后,我討厭跟我的老板同事見面,或者在會議中發(fā)言。我甚至不能參加我最好朋友的婚禮,因為我害怕跟陌生人交談。我曾嘗試在活動前喝些酒壯膽,結果從那以后我開始每天都要喝點酒以便去面對我所需要去做的事情?!?/p>
“我最后去尋求心理醫(yī)生的幫助,因為我已經(jīng)疲于以這樣的方式生活下去,我也害怕我可能會丟了工作。我現(xiàn)在在吃藥,同時在心理咨詢師的幫助下去處理自己的社交恐懼。我漸漸感覺好一些了?!?/p>
可以看到,社交焦慮障礙患者在日常中因自己的焦慮和恐懼感無法正常生活,連與他人交談和完成工作都變得非常困難。對于擁有社交焦慮的人來說,即便是去樓下便利店買瓶水也像爬珠穆朗瑪峰一樣令人疲倦。因此當感覺自己在社交場合中的壓力和不安變得難以忍受的時候,建議及時尋求專業(yè)人士的幫助和診斷。
社交焦慮障礙的癥狀和影響
根據(jù)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五版,社交焦慮障礙的癥狀如下所示:
社交焦慮障礙癥狀:
1.因社交場合而產(chǎn)生不切實際的恐懼或焦慮;
2.害怕受到負面評價,或陷入難堪、尷尬的情景;
3.害怕被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社交焦慮;
4.在社交中經(jīng)常感到有壓力;
5.回避或不得不忍耐社會活動;
6.日常生活功能,如人際交往或工作,受到影響;
7.產(chǎn)生的焦慮不是由其他因素導致的;
8.社交焦慮持續(xù)有半年或以上;
社交焦慮予以忽視的話,將會大大影響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和人際關系,并產(chǎn)生低自尊心理、過分批評自己等現(xiàn)象,影響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
深陷社交焦慮的折磨中毫無疑問是痛苦和令人絕望的。好消息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幫助自己進行調(diào)節(jié)和逐步適應社交場合中的焦慮恐懼感。
問
哪些辦法可以用來緩解社恐?給大家介紹幾個輕松社交的小妙招吧。
1.當產(chǎn)生被人批評的負面想法時,嘗試用邏輯去思考這些負面想法是否是真實的,并逐步將其替換為更為真實和積極的想法。
2.嘗試將注意力放在別人或其他東西上,避免過度沉浸在自己的焦慮情緒中。
3.進行深呼吸。當人焦慮時身體通常會產(chǎn)生緊繃、反胃、手心冒汗等的反應,深呼吸能夠幫助我們的神經(jīng)放松下來。以一個舒適的姿勢,用鼻子吸一大口氣并保持四秒,然后慢慢呼氣,盡可能多地排出空氣。重復這個步驟,直至自己冷靜下來。
4.直面自己的恐懼,羅列計劃來讓自己從最不焦慮的社交場景(比如進入有陌生人的房間)開始逐步適應到最焦慮的場合(比如在一群陌生人面前進行演講)。
5.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充足的睡眠和鍛煉都有助于維持良好的情緒水平。
答
然而當自己的焦慮情緒變得難以處理時,還是建議盡早尋求心理醫(yī)生的幫助,通過專業(yè)的治療方法來幫助我們重拾自信,恢復正常生活。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2210 測試
立即測試
741 測試
立即測試
812 測試
立即測試
1891 測試
立即測試
2395 測試
免費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