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沒辦法真正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是因為我們過多關注情商的提升和培養(yǎng)技巧,而從來沒有去想過:導致一個人情商低的內在原因到底是什么。
在心理學中,我們常用人格來描述一個人穩(wěn)定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方式,既然情商的改變涉及到行為模式的改變,必然牽扯到人格的改變。如果我們不能從人格的基礎層次去解讀情商,而僅僅停留在技巧層面,是不能從根本上改善情商的。
其實,很多時候,人們說自己“情商低”,背后的原因其實是因為缺乏自我認可。
一個人如果擁有較差的自我認可,他會像一個常年饑餓的人,目光永遠停留在如何吃飽的問題上,而完全沒有精力去關注別人的需求和環(huán)境的需要,更別提做出恰當?shù)姆磻?/p>
在心理層面上,那些認為自己“情商低”的人,首先要處理的其實是自己的心理饑餓——低自尊的問題。只有先解決心理饑餓問題,他們才會有余力去掌握提升情商的技巧。
一般來說,心理饑餓的產生有 2 個原因:
一是,源于不良的親子關系,即父母對自己缺乏認可和接納。
二是,遭遇過很多不被接納和認可的事件。
心理學認為,情商受遺傳的影響很小,更多是受后天環(huán)境,比如受家族行為模式的影響。如父母沒有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孩子,孩子也不能客觀的看待和理解自己,導致他們更沒有精力去理解他人,去認知、去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緒,甚至會常常情緒失控。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心理饑餓的問題呢?
首先,我們要先確定自己是不是心理饑餓。
不夠認可自我的人,經常會有一閃而過的自我否定判斷。比如:
我這個人就是很差、沒能力;
我總覺得別人不喜歡我、討厭我。
整天處在這樣狀態(tài)下的人,也就很難有額外精力去研究外界,自然無法顧及他人感受,最終導致了“低情商”的表現(xiàn)。然而,這其實并不是他們真的情商低,只是他們已經應接不暇,無力掙扎而已了。
當發(fā)現(xiàn)確實是心理饑餓所導致的“情商低”后,我們就要學會審視自己的內心變化。
唯有懂得審視自己的內心變化,識別自己情緒背后的需求,才能進一步了解別人,尋找與別人合理相處方法的路。當你對自己的了解和認識越深刻,自然而然地就會看到別人的需求點在哪,能理解到他們的需求,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自然能更好地提高情商,而不是變成一個表里不一的人。
除此以外,努力改變自己的思維習慣和信念系統(tǒng)也非常重要。
當下有不少書籍已有提到這一點,雖然許多方法看似都不難,但因本質上涉及到舊有信念系統(tǒng)的改變,強制自己去模仿,只會適得其反。
因此,想要捕捉自己不合理的信念和思維,養(yǎng)成新的信念和思維方式,我們需要循序漸進。如果自己確實無法接受這種做法,我們不妨可以先以擱置的方法,慢慢觀察為什么書中要推崇這種做法。發(fā)掘其好處在哪,不好在哪,再慢慢摸索出自己的道路,才是最穩(wěn)妥、最合理的提高情商的做法。
要知道,想有高情商,就先要解決擺脫低自尊。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1054 測試
立即測試
481 測試
立即測試
341 測試
立即測試
162 測試
立即測試
741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