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學人生實驗室的創(chuàng)始人比爾 · 博內(nèi)特和戴夫 · 伊萬斯在其作品《斯坦福大學人生設計課》一書中,介紹了一種可以找到熱情的方法——通過記錄日志的方式來找到自己在某些事情的熱情。
在書中,也提到了關于熱情兩個非常關鍵的因素:投入和能量。
第一要素:投入
心理理論之父、積極心理學奠基人米哈里 · 契克森米哈賴在他的作品《心流:最優(yōu)體驗心理學》——書中,開創(chuàng)性地提出了“心流”(Flow)這個概念。
“心流”它是指當我們在做某些事情時,那種全身心沉浸于體驗本身,投入忘我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下,我們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在做完這些事情后,會有一種充滿能量并且非常滿足的感受。這些事情的難度往往和我們的能力互相適應,因此,我們既不會感到無聊,也不會因為過于困難而感到緊張。
比如,很多人都會沉迷于閱讀或?qū)懽鳎两渲袝r有時連別人喊我們名字都聽不見,又或者當我們專心于烹飪、和朋友交流、打球或演奏樂器時,也經(jīng)常會忘記了時間飛快地在流逝。
這,就是我們的心流體驗,而體驗本身就是我們做這些事情的動機和最好的獎賞。
如果你還是不能夠判斷自己是否處于心流中,在這里我也總結了當一個人進入“心流”體驗時,通常會有的一些特征和感受:
l 全然投入
l 會感到極度興奮或狂喜
l 內(nèi)心清明——知道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l 出奇的鎮(zhèn)定和冷靜
l 感覺時間似乎靜止了,或覺得時間過得飛快
當然,每個人的“心流”狀態(tài)不同,需要我們在做事過程中保持覺察和用心記錄。
第二要素:能量
我們每天都在從事各種體力和腦力勞動,一些活動會維持我們的身心能量、為我們充電,而一些活動會讓我們感到耗能。
你或許要問,能量和投入有什么區(qū)別嗎?
雖然它們兩者之間的確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當人們高度投入做一些事情時,往往感到精力充沛,處于高能量階段,但有時也不都是這樣。
比如,我的一位來訪者,曾經(jīng)擔任國內(nèi)一家知名上市公司的財務總監(jiān),收入頗豐。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他顯然早已熟知財務領域的各類知識和業(yè)務,同時,他做事嚴謹認真,老板對他的評價也頗高。但他在咨詢時卻反饋說,自己完全不享受目前這個工作,常常感覺在工作中消耗了自身過多的能量。
因此,真正的熱情,一定是存在于那些既能讓我們愿意充分投入,又能為我們賦能充電的事情中。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2210 測試
立即測試
215 測試
立即測試
1921 測試
立即測試
711 測試
立即測試
505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