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明明高中學習壓力更大,但總覺得大學更累呢?
累有兩種,一種是體力腦力消耗過大導致的累,一種是因為內(nèi)耗而體驗到的累。高三拼命刷題顯然是前者,而大學無所事事體驗到的累,顯然是后者。
這種累,是需要自己為自己負責,但同時又做不到導致的。
01教育體制讓人不習慣為自己負責
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的教育模式大家都很清楚,它是一種類似于集權的管理教育模式,其優(yōu)勢在于,能夠系統(tǒng)化快速的培養(yǎng)出大量合格人才(注意,是合格,不是優(yōu)秀),而缺點在于,它忽略了個體的差異,既不能幫助不適應這種模式的人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也不能幫助更優(yōu)秀的人專精于自己的領域。
正如之前關于中國足球和德國足球的評論:作為中國家長,如果你家初中的孩子說“我以后想要踢足球,做專業(yè)足球運動員”,你會支持他嗎?
學校老師會告訴你,你現(xiàn)在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你在叫苦不迭的時候,實際上享受了一個很便利的條件,就是無需自己為自己負責。你的老師告訴你今天要寫什么練習,最終標準是什么;他們告訴你多久檢測一下自己,查漏補缺;他們還會告訴你,什么時候上學,什么時候放假、放多久;還會告訴你,什么年齡學什么東西,為什么三角函數(shù)要放在乘法口訣表后面學習?
更重要的是,老師會成為一個外界的限制條件,用各種方式懲罰懈怠的你。其中考試評分就是一種懲罰,想想全班120分以上,只有你是兩位數(shù),那是什么感受?這時候任何人都不需要說什么,你自己就會有被懲罰的感覺,想辦法去化悲憤為力量。
逐漸的,你一邊抱怨著教育體制,一邊在這種體制里吸收知識,一邊逐漸退化自己為自己負責的能力。
02大學教育并不輕松
也許正是因為沒有外界給你負責了,你會誤以為大學更輕松??瓷先ッ總€科目只有一本教材,期末背了重點也能通過(部分專業(yè)是這樣,有些專業(yè)教材就是一座山,另說)。
但教材之外的知識,你可能都沒聽說過。換句話說,如果你的大學期末考試卷子難度設計的和高考一樣,憑借你的課本是完全不夠的,你需要再涉獵更多的知識和信息,也許泡遍圖書館只是門檻級的學習行為。
大學教育模式實際上只抽取了所學科目的大綱:注意,你的教材可能并不是一本書,而是這門科目的目錄?。「氖?,你手里目前只有目錄,沒有正文。光學目錄當然輕松了,光考目錄上的重點也不太難,但是如果你試著去看看正文呢?
所以大學的學習,就像是把你高中的所有課程都刪掉,只留給你教材目錄這幾頁,然后讓你去參加高考。
總結:所以那些想要回高中的同學,本質(zhì)上,是想要讓別人為他負責,理清他現(xiàn)在到底該做什么。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323 測試
立即測試
644 測試
免費測試
711 測試
立即測試
341 測試
立即測試
1129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