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年的咨詢里,我發(fā)現(xiàn):
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察覺到,自己在養(yǎng)育孩子時做得不夠好的地方。
比如,很難直接向孩子表達愛意;明明為孩子高興,一開口卻潑冷水……
可還有一些情況,卻沒那么容易察覺。
比如這些話:
“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和你爸離婚了!”
“你放心,我哪怕把房子賣了都會供你上學!”
“你自己吃好就成,不用管我,我湊合下就好?!?/p>
這些苦情式的話語背后,也許藏著更為隱秘的攻擊。
所以,在征得來訪者彤彤的同意后,我借著她的故事與你分享,藏在這背后的“內(nèi)疚式教育”。
希望能幫你開啟一些覺察,學會療愈自己,更好地愛孩子,以及愛自己。
01
被“犧牲”托舉的孩子
往往也被套上了假說
彤彤是和她的媽媽一起來到咨詢室的。
14歲的小姑娘,沒有一點生機,聽到問話也只是微微抬眸,不予回答。
她的媽媽有些尷尬,告訴我,彤彤得了抑郁癥,希望能幫忙疏導(dǎo)。
了解彤彤的基本情況后,我將媽媽請去了休息室,和彤彤單獨地談一談。
一開始,彤彤一動也不動,我只是靜靜地看著她。
可能是感覺到過于安靜,她抬起了頭,跟我對視后慌忙躲開,然后,張了張嘴,想說什么又沒開口。
我告訴她,在這里,她想說什么都可以,我不會做任何評判。
她懷疑地看著我,說:“沒用的,你們大人都一樣。轉(zhuǎn)頭你跟我媽說了,我更難受了?!?/p>
我再次和她解釋咨詢的設(shè)置和保密原則后,她看著我,終于說出她的一些經(jīng)歷。
在她的描述里,一個雖無形但窒息的養(yǎng)育環(huán)境逐漸浮現(xiàn)。
她父母的關(guān)系并不好,湊一起要么大吵,要么冷漠。
媽媽把所有心思放在她身上,為她付出了很多,比如:
為了給彤彤一個完整的家,咬牙維系著這段并不幸福的婚姻;
彤彤嘴饞想吃價格并不便宜的草莓,媽媽也會給她買;
為了更好地照顧他,媽媽辭去了自己待遇很不錯的工作……
可伴隨著付出說出的話,卻讓她越來越有負罪感:
“要不是因為有了你,我早和你爸離了?!?/p>
“媽不吃,錢就夠給你一個人買的,你吃了好好學,努力點。”
“我都把工作辭了專門照顧你,你可得爭點氣,別讓我失望……”
為了配得上媽媽的這份“愛”,她拼了命地努力,可數(shù)學成績卻一直只在及格線徘徊。
這對媽媽來說,更是如臨大敵。
給她報了補習班,每天陪學到半夜,早上6點又把她喊起來,風雨無阻地接送她補課。
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彤彤下意識地壓抑自己的需求。
就連在學校里被欺負了,也不敢跟媽媽說,怕再增加媽媽的負擔。
同時,她還無意識地剝奪了自己快樂的權(quán)利。
她認定是自己的存在造成了媽媽的犧牲和不幸福,媽媽過得不好,她也不配開心。
所以,常常無意識地給自己制造一些麻煩,自我懲罰,讓自己和媽媽“站”在一起。
在負罪感的驅(qū)使下,剛開始她確實越來越乖了,不用媽媽提醒就自覺去學習。
但慢慢地,在過度壓抑下,她開始不對勁了:
開學后一坐到教室,彤彤就出現(xiàn)胸悶氣短,喘不過氣的軀體化癥狀。
去醫(yī)院后,醫(yī)生建議去心理科看看,可媽媽覺得,她只是太累了,休息幾天就好。
直到利器、窗邊突然對她有了莫大的吸引力,把媽媽嚇壞了,才去看了心理科,被診斷為中度抑郁。
聽著她的描述,我不自覺地也感覺到胸悶氣短。那些感受,都是彤彤經(jīng)歷過的痛苦掙扎。
這些話,成年人聽到都會有很強烈的負罪感,更別說小小的孩子。
這是典型的“內(nèi)疚式教育”下成長的孩子,還沒開始自己的人生,就在贖罪。
生活中,這樣的原生家庭并不少見。
一方面,這些父母不斷地為孩子犧牲;另一方面,他們又因犧牲委屈,索求回報。
孩子只能一邊被動地接受他們的付出,一邊愈發(fā)為自己的存在自罪。
02
為何有些犧牲被感恩
有些卻困住了孩子?
當然,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知道現(xiàn)在的來之不易。
但其實,這跟不要讓孩子因此感到過度內(nèi)疚,本身是不沖突的。
不是所有父母做出犧牲的家庭,都會讓孩子有內(nèi)疚感。
犧牲行為本身,會讓孩子更多地感覺到愛、理解和感恩。
但犧牲行為+委屈+以此索求,才會用過度的內(nèi)疚將孩子困住。
一旦犧牲中糅雜著父母的委屈與痛苦,孩子就感受不到“愛”了。
問題來了:
為什么在一些父母認為自己的付出不算犧牲,是應(yīng)該做、自愿做的同時;
還有些父母卻總把自己的犧牲掛在嘴邊,以此來“驅(qū)使”孩子呢?
首先,是未完成的分離個體化。
在我們本身的文化里,比起獨立,更強調(diào)集體與關(guān)系的依附性,所以我們往往哪怕成年后,彼此間的依附性還是很強。
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父母本身自己的人格就沒有完成一個特別好的分離。
所以,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也很容易界限不清。
比如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將自己未竟的心愿或是自認應(yīng)該被達到的成功標準,推著孩子去實現(xiàn)。
卻忽略了,孩子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他自己的喜好、追求。
其次,是無意識的責任轉(zhuǎn)移。
這里用“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和你爸/你媽離了”來分析。
一般來說,說出這句話的父母他內(nèi)心對這個婚姻是不滿意的,本身是想離開的。
但他沒有足夠的勇氣承受離婚的風險,但要承認這份恐懼和不安是非常挫敗的。
這種挫敗感會讓他無意識地將責任轉(zhuǎn)移:
是因為孩子更需要這個婚姻,自己是為了孩子才犧牲自己留在婚姻里。
這樣的說法會讓自己更舒服:我不是弱的,我是因為照顧孩子,是犧牲者,是強大的。
最后,是對重要他人的情緒轉(zhuǎn)移。
還是以上文的話來分析。
當父母因婚姻感覺到痛苦時,他們非常希望最親近的人能理解自己的感受。
那怎么讓對方能完全理解自己的感受呢?
那就是也讓他體驗到這個痛苦。
而孩子,作為家庭里的最弱的一方,常常就成為了情緒的“容器”。
在帶著枷鎖的“犧牲”里成長的孩子,不僅在當下難以專心學習,滿足家人的期望。
連長大后的內(nèi)心,可能也會一片荒蕪:
要么帶著強烈的負罪感,認定沒有自己,父母一定過得比現(xiàn)在好;
要么不斷地驅(qū)使自己努力去成功來贖罪,自己不配過得好一點;
要么沒法適度地對別人好,要么“用力過猛”,要么不敢付出。
03
如何修復(fù)內(nèi)疚式教育
帶來的創(chuàng)傷?
內(nèi)疚式教育的“加害者”,該怎么去停止這些無意識的輸出;“受害者”又該如何去修復(fù)創(chuàng)傷呢?
對此,我有以下三方面的建議。
a. 父母方面:先照顧好自己
我們雖然是父母,但我們首先,更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所以,我們在付出,在做出犧牲前的一大重要原則:自己也要快樂。
只有照顧好自己,自己也過得快樂,我們才能有更飽滿的熱情和好的狀態(tài)去帶給孩子積極的影響和養(yǎng)育。
其實,孩子需要的、想要的,未必有父母想象的那么多。
每個孩子真正想要的,也是父母快樂,而不是父母委屈地犧牲。
b. 孩子方面:在好的關(guān)系里去治愈
被負罪感困住的孩子,常常會攻擊自己“不準也不配過得舒服”。無論做得多好,都還是會陷入自我批判。
在關(guān)系里受的傷,往往要在好的關(guān)系里去獲得滋養(yǎng)。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一段關(guān)系:
你跟他待在一起的時候,能覺得自己是很好的,是有閃光點的。而他也會發(fā)自內(nèi)心地欣賞你、鼓勵你,持續(xù)不斷地給你正面反饋。
那多和這樣的關(guān)系保持長期的互動和交流,它是你滋養(yǎng)自我價值感的土壤。
當然,這個過程從不是一蹴而就的。
就像長歪了的牙齒,它不是一下就掰回來的。而是要長時間戴著牙箍,才得以慢慢矯正。
c. 父母和孩子:完成屬于自己的分化
客觀上來說,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都帶著自己的創(chuàng)傷在前行,而且我們曾經(jīng)歷的一切是無法完全修復(fù)的。
但我們可以在完成分化的過程中,去逐步完成自我修復(fù)和整合。
分化水平,可以通過理論的學習、教育知識的掌握或是心理咨詢來提升,然后在生活中去實踐。
比如,自我成長。
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在其中激活自己的內(nèi)在動力,形成分化的意識,察覺自己的行為與方式,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適合自己的發(fā)展目標。
再比如,尋求專業(yè)人士的幫助。
如果你在生活中,也在這樣的無力中感到痛苦迷茫,可以來到我們的咨詢中。
在咨詢關(guān)系里修復(fù)自己的創(chuàng)傷,在咨詢師這面“鏡子”中,看見更客觀、更積極的自己。
就像來訪者彤彤和她的媽媽。
彤彤的媽媽也在認識和理解到這些知識后,察覺并反思自己和女兒的互動方式。
也理解了,自己未處理的創(chuàng)傷被她無意識地傳遞給了彤彤,也把自己的委屈、未竟心愿都投射到了女兒身上。
在我的建議下,她也開始了自己的成長性咨詢,而彤彤也慢慢理解了媽媽的想法和行為。
在彼此良好的溝通和互動下,彤彤的抑郁逐漸好轉(zhuǎn),軀體化癥狀也越來越少了。
這就是心理咨詢的科學之處。
在專業(yè)人士的幫助下,更客觀、真實地看到自己,看到自己需要分化的部分,更有力量地成長。
從而,將自己從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情緒困境中脫離出來,完成自己的分化。
到那時,我們就能把過去的刀子變成鑰匙,給舊的關(guān)系開出一扇新的門。
你也更能肯定自己,坦然接受愛與幸福。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權(quán)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lǐng)取與侵權(quán)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355 測試
立即測試
254 測試
立即測試
661 測試
立即測試
701 測試
立即測試
454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