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經(jīng)常面對那些在哀傷中掙扎的來訪者。
在那一刻,我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傾聽中與他們共情。這種傾聽能神奇地療愈我們的痛苦。分享,是我們療愈并且讓我們繼續(xù)走下去的第一步。
有趣的是,最新的《精神疾病診斷和統(tǒng)計手冊》(DSM)更新了一則新的、對于哀傷定義的說明:持續(xù)超過一年的哀傷,稱為“延長哀傷障礙”(prolonged grief disorder),哀傷被標簽化了。
我是一名佛教徒,曾經(jīng)在寺院修行的時候,我認識到一件事情:痛苦的根源來自于你什么都想擁有。我相信人的內(nèi)心遭遇痛苦,是可以讓我們更善解人意,更富有同情心的。
對于持續(xù)長久的哀傷,它就應該是一種病嗎?
這令我很驚訝,畢竟有些哀傷真的可能是一輩子都存在的。
哀傷專家大衛(wèi)·凱斯勒(David Kessler)說,“對我而言,哀傷就是愛——是一封寫給逝者的情書,持續(xù)余生?!倍嗝赖囊痪湓?。
有一顆受傷的心,是允許的。哀傷能讓我們意識到逝去時光的珍貴,它教會我們感激和回憶生活里的美好。
當然,我們依然參與這個世界的運轉(zhuǎn),哀傷不能成為我們體驗樂趣的隔離屏障。當下的哀傷其實有可能是明天體驗快樂的種子。
當哀傷壓倒一切
當哀傷讓你的生活變得暗淡無光,你是否會覺得透不過氣來?
關于家庭哀傷是我的小說《旅行者》的主題之一。故事的主人公,精神病學家本·班克斯(Ben Banks)正在和喪女之痛做斗爭,他無法治愈。女兒梅麗莎(Melissa )死后第二年,本和他的妻子漸行漸遠。
下面是一段簡短的摘錄,說明了喪親是如何內(nèi)化,造成彼此間的責備和愧疚。
當然,梅麗莎對于死亡無所畏懼。
直到最后,她善解人意的眼神令我們都感覺到慰藉,尤其是她的未婚妻塞繆爾,她幾乎每隔幾分鐘就要到病房外“喘口氣“,才能堅持陪在她身邊。
在梅麗莎的最后5年中,我了解了一切關于急性細胞白血病的知識。
只是問題在于,我責備自己疏忽了她早期發(fā)作的癥狀。不論什么借口,我想我永遠都無法原諒自己。
雖然本失去了他的信念,但希望還是存在的。
在《旅行者》中,希望是以一種神秘的訪客、一種犬類心理、一個精神癥患者的面貌來到他面前。
慢慢地,本不再猜疑和激憤。他有了新的理解。他經(jīng)歷了精神的突破,或者說——他能與哀傷、療愈共處。
尋找希望、治愈和重建
如果你正在經(jīng)歷哀傷,最重要的是,別隔離自己,你不是一個人。
在我的咨詢室里,我經(jīng)常強調(diào)“只要你是一個人,人類的一員,你就會經(jīng)歷喪親。隨著年齡增長,你不僅會失去一些人際關系,你的健康狀況也趨向不良。”
你要知道,無論你是國王、皇后,還是首富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這世上無人能幸免上述情況。
但是有一點,你對喪親的理解和接受,是有助于你恢復的。逝去的摯愛是永遠不可能復活的,但是理解和接受過后,你會更加珍惜、憐惜生命中的奇跡時刻。
在《旅行者》的最后,本·班克斯(Ben Banks)的旅程讓他領悟到一個可以治愈并且讓自我更加完整的事實:
我知道我們都是來訪者,在這個小小藍色星球上,所有的星辰旅行者,都在嘗試理解這一旅途上的美妙的、難以置信的存在。在這趟短暫的旅途中,如果我們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至少我們可以幫助其他的旅行者。
實踐和反饋,以此重新理解哀傷
哀傷是一個自然過程。因此,以下的練習不是解決或克服哀傷,相反,可以把這種練習看成是新的方式去理解哀傷。
找一個舒緩、寧靜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反思這些問題。坐下來,呼吸平穩(wěn),帶著耐心,回答每個問題。
設定開放、好奇和溫和的意愿,那么即使你沒有找到新的觀念,你也已經(jīng)在療愈和接受的過程中了。
我的哀傷是否像一封致心愛人的情書?
我的“情書”對我失去的人,說了什么?
哀傷如何改變了我?
哀傷如何豐富了我對生活中珍貴、無常事物的理解和體驗?
哀傷教會了我在哪些方面關愛自己?
哀傷如何讓我的心更加溫柔,并向其他喪親者敞開心扉?
以上全部,讓我們記得擁抱生活,因為哀傷時刻提醒著我們要全然的愛和生活。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701 測試
立即測試
974 測試
免費測試
288 測試
免費測試
952 測試
立即測試
213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