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是我人生最低谷、最抑郁的時期。
在此之前,我一直是班級里成績優(yōu)秀的佼佼者。
來到新學期,盡管我很努力學習,但始終沒有進步,名次逐漸下滑,我每天都被絕望和無助籠罩著。
我究竟怎么了?無數(shù)的自我批判充斥著頭腦,讓我無能為力。
現(xiàn)在回想,高中經(jīng)歷的這一切,或許不是件壞事。
今天,我想分享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每一個也許正陷入痛苦的你:
人生啊,不是軌道,是曠野。
01
成績差,是原罪嗎?
剛進入高二那會兒,我們換了班主任。
緊張的學習生活本就讓人喘不過氣,新班主任還管得我很嚴。
我們學校,也有“成績歧視”。
比如班里排座位,同學們都按照成績表的順序,依次挑選。
這更加重了我的厭學情緒,每次進入校門,都有種深深的無力感,覺得自己很差勁。
我在性格上又有些內(nèi)向,不愿意向老師或朋友吐露遇到的困難,甚至有點自暴自棄。
那時,我常常在夜里痛哭,感覺自己不被理解,不被接受,更不被愛。
其實我也嘗試過一些方法來緩解壓力,比如聽歌、運動,或者想一些開心的事情。
可是一切好像都沒有用,我不想上學了,沒有人能理解我,就連我的家人也不知道為什么我會如此叛逆。
有一次上學,因為牙痛,我向那節(jié)課的老師請假,想去醫(yī)院檢查。
那個老師卻說:“我認為成績差的同學應該好好在教室里學習,不應該想法設法請假。”
這句話,像一記重錘,猛地擊碎了我的心。
從走出校園的那一刻,淚水悄無聲息地劃過我的臉龐。傷心、難過和委屈瞬間噴發(fā)出來,上學真的好煎熬,好折磨。
我終究忍不住了,哭著告訴媽媽“我很痛苦”。
和父母商量了一個下午,他們告訴我,身邊也有朋友的孩子在做心理咨詢,并且得到了很好的治愈。
說實話,我對心理咨詢并沒什么了解,也并不知道它會產(chǎn)生什么效果。
只是想把握住這次改變自我的機會,做一次新的體驗和嘗試。
于是,在父母的支持下,我開始了一場放飛心靈之旅。
02
終此一生
我們要找到自己的聲音
第一次咨詢時,我非常緊張。
盡管聽說心理咨詢師都很會共情,并且溫柔包容,但畢竟我在面對一名陌生人。
但當走進咨詢室,發(fā)現(xiàn)自己置身于一間布局溫馨、光線柔和、色彩簡潔的房間時,我開始感到了一種安全與自在。
坐在沙發(fā)上,看著對面的咨詢師,我忽然感覺自己的臉有些發(fā)燙。
她給我的印象是溫和可親的,散發(fā)出一種柔和又堅定的力量。
我開始向她傾訴學習上遇到的困難,抱怨班主任對我的嚴格,某些老師對我的另眼相待。
一邊說著,一邊忍不住哽咽。
她先是肯定我的情緒,然后循循善誘,嘗試從班主任的角度解釋事情發(fā)生的原因。
首先,她問我:“如果你是班主任,你會選擇怎么做?”
我愣住了,回過神來仔細一想,我可能會格外關注遇到困難的同學,盡到班主任的責任。
比如他會找我談心,讓我不要在意每次的成績,幫我分析錯誤的點在哪里,并充分肯定每次的努力,鼓勵我遇到困難主動向老師求助。
我忽然意識到,原來班主任的行為是可以理解的,是出于對我的關心。
我也不需要因為一個老師的一句打擊,就否定其他所有老師。
而且,我之前一直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并沒有感受到別人做事的初衷。同一件事,我和別人的理解總是處于兩極。
比如,我會把班主任的提問,看作是他故意讓我出丑,也許他只是關心我,我卻理解成一種不公平的待遇。
對此,咨詢師告訴我,每當情緒爆發(fā)時,先在心里默念十個數(shù),讓自己冷靜下來,再去做出回應。
每當陷入自我否定時,咨詢師也會幫我看到,在我的盲區(qū)里,竟存在那么多被自己忽視的價值。
比如有一次,我對她說:“我好像沒有優(yōu)點,每件事都辦得很糟糕,很少得到他人的夸獎,我太差勁了?!?/p>
她卻溫柔地看著我,說:“我覺得你的悟性很高,很輕松就能領悟到我表達的意思,并對未知的事物有好奇心,而且在我們的交流中你很愛笑啊?!?/p>
頓時,感覺一股暖流涌過我的心頭,緊張的心情也慢慢放松下來。
平時,我習慣封閉自己。但在這里,我卻卸下了防御的鎧甲。
在此之前,我經(jīng)常感到人生毫無意義,也會不停地擺爛,來麻痹自己。
但如今,我發(fā)現(xiàn)自己也同樣值得被肯定、被接納。原來在別人眼中,我是這樣的。
咨詢師還幫助我糾正了對學習這件事的錯誤思維。
比如,當我因為成績不好而厭學時,她告訴我:
“可以慢慢來,要感受通過學習得到提升的過程。只關注結果的話,反倒忽視了學習的意義,最重要的是做自己想做的?!?/p>
“你的學校根據(jù)成績排座位的行為是不對的。從你的老師對你說的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不稱職的老師。你對名次和成績的極度追求與自我苛責,其實是被大人和權威者的所行所言影響,進而投射進內(nèi)心,把它誤認為了自己的聲音?!?/p>
咨詢師的話,再次像一雙伸入深河的手,堅定地抓住了溺水的我。
其實,我的很多同學也都遇到類似的問題。我們承載了太多老師和父母的期望,但我們終究要為自己而活,要找到自己的聲音。
咨詢師還和我探討了原生家庭對我的影響。
小時候,當我向父母表達自己的需求時,他們總說我不懂事。
弟弟的出生,讓一切變本加厲,所有矛盾的源頭都被我媽歸結于我不懂事。
那時她最常說的話是:“你就不能懂事一點嗎,你現(xiàn)在是姐姐了,應該讓著弟弟?!?/p>
這句話深深影響了我,堵住了我表達需求的出口。
長大后,我常常壓抑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怕受到別人的指責和批評,也漸漸習慣了委屈求全。
久而久之,我變成一個自卑、敏感、孤獨、缺乏安全感的人。
交往過程中,在面對別人的好意時,我總會有一種不配得感,覺得自己不配得到他人的關心,會刻意和別人保持距離,我的孤獨感也因此更加強烈。
咨詢師說:“你一定受了很多委屈吧,我很心疼你,謝謝你告訴我一切?!?/p>
在她的建議下,我鼓起了勇氣向媽媽表達那句話對我的傷害。
媽媽聽完后,和我說了句:“我不知道會造成這樣的影響,我以后不會再說了?!?/p>
或許這句話并不是我最想聽的,但我發(fā)現(xiàn)自己主動表達出來后,心里真的輕松了許多。
原來,我有保護自己的能力,也可以讓自己更好受一點。
03
愛自己
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那次咨詢過后,我更加珍視生活中的美好,打消了退學的念頭,重新回到學校學習。
之后,我依舊繼續(xù)咨詢著。
有時,當咨詢過程中被挖掘出太多成長的傷痛時,我也會痛得承受不住,想要逃避。
每一次,我的咨詢師都會說:“無論你來不來,我都會在原時間原地點等著你!”
這句話給了我極大的鼓勵和滿滿的安全感,讓我有勇氣面對自己不敢面對的東西。
每次回想,都感覺好溫暖,好有力量。
我現(xiàn)在是一名大一學生,過去的所有裂痕,如今都化作生命之光。
我過上了一直憧憬的,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也學會如何在生活的波瀾中找尋內(nèi)心的平衡。
如果不是心理咨詢,這些都不可能發(fā)生。
第一次咨詢時,我會有一絲羞恥感。
但當我正視自己的需求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也永遠可以尋求他人的幫助。
大家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一些不被理解的時刻。
尤其是,想讓別人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對待自己,往往會引發(fā)一些矛盾和爭吵。
每當為此困惑而情緒崩潰,需要傾聽和理解時,都可以尋求咨詢師的幫助。
咨詢師會以專業(yè)的知識,來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交流的過程,同時也是治愈的過程。
最后請記住,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希望大家都能邁出改變自己的第一步。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702 測試
立即測試
952 測試
立即測試
661 測試
立即測試
711 測試
立即測試
517 測試
免費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