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自我成長時,總有很多讀者想要知道具體要怎么做,比如:我很想要自我成長,可是我究竟要如何成長?要往那方面去成長呢?
我只能如實的回答:我也不知道啊!
對方就會一臉蒙地疑惑:你是心理咨詢師,你肯定應(yīng)該知道??!
實際上,我是真的不知道!
這就好比,一個小孩問你:我要怎么長大呢?我要每天做什么才能長大呢?
又或者一棵小樹苗問我們:我要如何長高呢?我要朝哪個方向長才能長高呢?
你會覺得,這還用問嗎?小孩每天該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然就長大了?。恍涿刻熳匀晃贞柟庥曷?,那不就長高了嗎?
小孩和小樹成長的過程,其實跟我們的自我成長是一樣的。成長,其實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需要刻意做什么。
- 01 -
自我成長,是一個人的本能需要
心理學大師羅杰斯對人格的觀點就是:
每個人都具有一種固有的、先天的維護自我、提高自我、自我實現(xiàn)的動機,這是人最基本的,也是唯一的動機和目的,它指引人朝向滿意的個人理想成長。
也就說,我們從來到這個世界上,自然就有自我成長的需要。如果不出意外,大多數(shù)的人都會順著這些自然的需要長大、長高。
那為什么要把這個自然的過程當成是一個問題來解決呢?
那是因為這個自然的過程被阻礙了,也就是說,你不是不知道要如何成長,也不是不知道自己需要成長,而是你被卡住了,無法往你本來該去的方向成長。
所以,面對這樣的一個本能需要,與其說我們不斷去尋找什么是對的方法和技巧,不如我們耐心地去看看是什么阻礙了自己去成長。
- 02 -
當你留給自己足夠的空間,成長就會自然發(fā)生
我曾經(jīng)接過一個來訪,她在別人面前從來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每次咨詢問我最多的問題就是:我要怎么做,我要怎么改變。
她出生在一個非常嚴厲的軍人家庭,從小就必須服從父親制定的各種家庭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曾經(jīng)讓她感到安全,也因為服從規(guī)則而感到榮耀。
然而,她已經(jīng)大學畢業(yè)了,她不再需要受制于任何規(guī)則了,她自由了,卻也更痛苦了。
離開了規(guī)則的約束,她極其忐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才對。
除了問問題,她很少談及具體的事情,也很少有深入的感受呈現(xiàn)。就好像一直在過著的是別人的生活,跟她沒什么關(guān)系。
跟她的互動,讓我想起了一顆種子發(fā)芽的過程。當一顆種子被放在堅固的土壤,那種子就無法發(fā)芽。這其實不是種子的原因,而是種子和土壤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
直到有一天,你把種子重新放回到松軟的土壤里,結(jié)果種子不僅不會發(fā)芽,反而會想要回到過去堅硬的安全之中。
然而,真的回到堅硬當中,就永遠都發(fā)不了芽了。
對于這個女孩來說,她并不是需要我告訴她怎么做,而是她一直都生活在非常僵化的規(guī)則中,導致了她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和感覺。
因為他們從小就沒有被給予充分成長的空間,所以要允許給自己空間的這個過程就會特別難。
她希望通過不斷向我確認什么是對的,來避免獨自去體會和發(fā)現(xiàn)自己感受和想法的過程。然而,如果我真的這么做了,就重新上演了過去她父親對待她的方式。
我會讓她慢一點,理解她這個過程的艱難,持續(xù)地給予她支持和確認。半年之后,她已經(jīng)可以清楚地表達一些事情,也可以簡單地談自己的感受了。
我所做的僅僅是給予她一個足夠的空間,允許她可以把很多過去壓抑的部分放進來,她自然就可以再次生根發(fā)芽了。
這就是自我成長的過程,當你被給予一個充分的空間,而不是急于解決問題,那些被卡住的部分就會重新開始流動,帶著我們走向問題的解決。
- 03 -
自我成長的前提,是開始對自己感興趣
很多人都希望自我成長,當成長的過程被卡住時,卻對自己不敢興趣,也不愿意給自己一個空間去體會,這就很難實現(xiàn)自我成長。
這就好比我舉過的學游泳的例子,如果你只是想跟教練在岸上學游泳,卻從不下水的話,你就很難真正學會游泳,并且你會一直問這樣的問題:怎么才能飄在水上呢?怎樣才可以更好的前進呢?
而如果你真的下水了,你會發(fā)現(xiàn)通過一步步體驗,一切變得自然而然,你想知道的那些問題,你都懂了。
所以自我成長最重要區(qū)別點在于:你只是想在腦子里弄明白該怎么游泳,還是要成為一個真正會游泳的人。
前者會知道很多道理,看起來什么都懂,但一下水就慌亂了;后者不一定懂很多道理,但是卻能把自己知道的用在生活中。
就像對于很多從小沒有機會被看見的人來說,心理咨詢實際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可以幫助他們理解和整合自我的途徑。
但是仍然只有很少的人用上這個福利,這不是因為沒有條件,而是他們只想要獲得建議,覺得花50分鐘去談?wù)撟约汉喼碧F了,還不知道這可以幫助他們什么。
所以,他們不理解心理咨詢,也不敢把自己當?shù)弥匾?,于是一直在學習對的道理,卻從不愿意從自己這里去探索屬于自己的最珍貴的東西。
如此,就像前面的那個女孩一樣,如果沒有機會給自己空間,我們自己就發(fā)不了芽,最終就只得依賴別人的建議生活,把活生生的自己奉獻給了很多僵化的道理或者規(guī)則。
有的人會說:給空間去理解自己,這有什么用呢?最終還得靠我自己走路,你也不能幫我去走路啊!既然一直都是靠自己,那我為什么還要找咨詢師呢?
其實,很多人尋求心理咨詢師幫助,恰恰是因為靠不上自己,自己的內(nèi)心變得很混亂,或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心理咨詢的確不是幫你去走路,而是幫助你可以更好地用上你自己的資源和力量。
我們舉一個現(xiàn)實的例子說,假如一個人30歲,有一條腿瘸了,后半生只能靠假肢生存。而現(xiàn)在有一個途徑可以幫助這條腿復原,從此以后他就可以自由的走路了,他會愿意為了治好這條腿花費多少精力和金錢呢?
可是,如果我們心理上有一條腿瘸了呢?這讓我們總是在生活里使不上力,總是會導致我們掉入陷阱中,你又愿意付出多少時間來療愈它呢?
所以,條條大道通羅馬。最終一個人能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在于他懂了多少道理,或者做出了多少努力,而是他真的有沒有學習把自己當成是重要的。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權(quán)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lǐng)取與侵權(quán)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1129 測試
立即測試
517 測試
免費測試
673 測試
立即測試
245 測試
立即測試
1921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