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長到多大,我們似乎都對“柔軟”毫無抵抗力。
喜歡軟軟的床
喜歡抱著娃娃睡覺
喜歡毛茸茸的小動物
喜歡有“踩屎感”的鞋
喜歡愛的抱抱
軟的椅子能極大提升上課的幸福感;
柔軟的衣服能讓人身心舒暢一整天;
溫柔的撫摸能瞬間撫慰受傷的心靈……
“軟”在不知不覺間治愈著我們,物理上的“柔軟”觸感似乎總讓人心也跟著“軟了起來”。
柔軟的觸感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么,是真的可以帶來“幸?!钡母惺軉??
對柔軟物質的天然依賴
在著名的恒河猴實驗里,心理學家哈洛發(fā)現(xiàn),比起能夠提供食物的“鐵絲媽媽”,小猴子更喜歡親近不能提供食物但能提供溫暖觸覺的“絨布媽媽”。
這也告訴人們,人類原始的情感連接,并不是通過機械的喂養(yǎng)來形成的,而是通過柔軟的接觸來建立的[1]。
柔軟觸覺可以帶來愉悅
哈洛的實驗告訴我們,柔軟的接觸對早期依戀的形成很重要。近期的一項研究也表明,柔軟觸感確實能夠讓人感到愉悅[2]。
研究者將橡膠塊放在如圖一所示的可以自動升降的按壓器上。一共有9種不同柔軟度的橡膠塊,自動按壓器可以提供不同的向下按壓的力(實驗中考察5N與20N兩種力的情況)。
圖一 研究工具
正式實驗時,參與者將中間的三個手指放在按壓器上,隨機呈現(xiàn)18種刺激——9個不同柔度的橡膠塊、5N與20N兩種力(實驗不會導致參與者疼痛)。在每種刺激下,參與者自我報告其心情的愉悅度,以及感知到的柔軟度。
結果發(fā)現(xiàn),參與者自我報告的愉悅度與柔軟度呈顯著的正相關,說明柔軟的東西確實能讓人感到心情愉悅。
柔軟的觸感讓人“心軟”
觸感不僅可以影響人的心情,還會影響人的行為。
在著名的“熱咖啡”實驗中,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伯格等人發(fā)現(xiàn),當一個人手上拿著一杯熱咖啡時,TA會對別人表現(xiàn)出更多的善意,更加大方以及樂于助人;而一個人手上拿著一杯冷咖啡時,TA會更加在意自己的感受,采取更多的自利行為[3]。
這一發(fā)現(xiàn)引起了心理學界的廣泛關注,隨后耶魯大學社會心理學家約翰·巴奇教授也進行了類似的研究,用六個實驗探究了觸感對人行為的影響。
其中一項實驗中,86名參與者一起討論一輛新車的價格,一部分參與者坐在硬木椅子上,其他參與者坐在軟椅上。第一輪出價遭拒后,參與者開始第二輪出價。坐在硬木椅子上的參與者平均愿意多花896.5美元,而軟椅上的參與者平均愿意多花1243.6美元[4]。
也就是說那些商店中的柔軟椅子可不是擺設,當你坐在一張很柔軟的椅子上時,你的思想也會變得“軟”起來,更容易被說服。而坐在一張硬邦邦的椅子上時,思想也會變得“堅硬”,傾向于堅持自己原來的想法。
愛撫讓感情升溫
講到這里,大家或許也就明白了,為什么愛撫、抱抱能夠帶給人很大的安慰。柔軟的身體接觸不僅可以讓我們心情愉悅,而且心也變得更加柔軟。
Brennan等人的研究表明,愛撫可以使人與人之間建立更強的聯(lián)結,這對維持親密關系來說十分重要[5]。
但怎樣的撫摸才是最舒適的呢?研究者給了以下的答案:
32℃:皮膚與皮膚相接觸的溫度
2.5-3mN:輕輕的,相當于手臂上放筆帽
1-10cm/s:越慢越撩人
撫摸有毛的肌膚(像手臂而不是手心)更能帶來愉悅感
當然,這之間也存在一些個體差異,比如女性對撫摸會更敏感[6]。
另外,人際情感也會影響對愛撫的感受,充滿愛的撫摸自然會更讓人心動。被喜歡的人摸一摸頭,瞬間覺得:這人間還是很值得的。
總而言之,無論是柔軟的物質,還是讓人心軟軟的抱抱,都告訴我們:柔軟的觸感可以極大地提高幸福感。
也就是說,只需要讓你的世界充滿軟乎乎的東西,就能很輕易地獲得這種日常生活中的小確幸。
請想像一下:在一個慵懶的周末,你躺在軟軟的大床上,蓋著毛茸茸的毯子,靠著軟乎乎的靠枕,rua著可愛貓貓,看著無腦電視劇。
還有什么比這更舒適與安逸的嗎?
然而,在視覺和聽覺呈現(xiàn)的精彩世界背后,觸感的神奇作用常常被人們所忘記。
如果可以有效利用我們的觸覺,或許可以極大地提升我們的幸福感。
比如——
當你覺得心情煩躁時,或許可以換一套柔軟的衣服與舒服的鞋;
當你覺得孤獨寂寞時,或許可以買一個毛絨玩具然后抱抱它;
當你看到TA傷心難過時,或許可以給TA一個愛的抱抱~
總之,美好的事物那么多,總有一份柔軟可以治愈你的不開心。
或許是曬太陽的貓,或許是軟軟糯糯的糖~~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1921 測試
立即測試
335 測試
立即測試
323 測試
立即測試
437 測試
免費測試
936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