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潛意識,才能過好這一生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知道了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你可能會說:
道理是別人的,路是自己的,用別人的道理走自己的路,走不好也是正常的。
我只是懶。
現(xiàn)在這種屌絲氣質(zhì)的生活挺適合我,不想改變。
以上都對。
而我想從潛意識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
答案是:“知道”只是發(fā)生在意識層面的變化,起決定作用的潛意識還未參與。只有當潛意識也知道并接納這個道理,才能引起行動上持續(xù)的改變,從而接近目標。
按照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人的心理活動結(jié)構(gòu)分為意識、前意識、潛意識三個部分。
簡單的說,意識是能夠感覺到的部分,潛意識是感覺不到的部分,前意識在兩者之間。
我們思維活動的結(jié)果,表現(xiàn)出來就是意識,這是一個理性、講邏輯、有因果關(guān)系的空間。
意識之下,有一個沒有時間感、地點感和是非感的空間,叫做潛意識,它像個兩三歲的孩子,只知道千方百計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過問其它。
它充滿強烈而原始的熱情和欲望,包含我們內(nèi)心所有的陰影、怨恨和愛。
還有那些我們以為早已遺忘的記憶和情感,也在潛意識里妥妥的安放著。
這些藏起來的感覺,瘋狂又令人不快,并且不被思維邏輯所接納。
根據(jù)冰山理論,浮在精神表面的意識只占了10%,海平面以下的潛意識,占了90%。
這90%,并不能直接讀取,也不被我們的思維所覺察,但它參與了我們?nèi)松忻恳粋€重要抉擇,決定了我們?nèi)松淖呦颉?/p>
高考前填志愿,看著密密麻麻的專業(yè)類別,我完全昏了頭。
我當時就是一個只知道讀書的書呆子,既搞不清楚這些專業(yè)的意思,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職業(yè)。
我就知道自己不喜歡什么:醫(yī)生和教師。我和我爸說,只要不填這兩個志愿,其他都可以。
這兩個職業(yè)哪里惹到我了?讓我這么排斥,當時并不知道,只有這么個念頭。
隨著成長,慢慢去理解自己。現(xiàn)在回過頭去看,是因為我恨我爸,恨他的專制,體罰,他的職業(yè)是醫(yī)生,我想遠離他。
連帶著,我本能的討厭權(quán)威,老師這個職業(yè)是我學生時代接觸最多的權(quán)威代表,被我和醫(yī)生等同起來,一概不選。
這就是潛意識,掌控著感受和情緒,構(gòu)成了我們精神世界最大、最有力的部分。
按照精神分析的觀點,那些不被意識接受的,一些不好的體驗,童年或者早期的一些創(chuàng)傷,都會留在潛意識里,在今后的日子中默默的起著作用。
而潛意識里未被解決的一些情結(jié),也會困擾著你,用各種癥狀來提醒你。
讀懂潛意識的話語,把情結(jié)拿到意識層面,去覺察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話語,有些問題自然獲得解決,這也是精神分析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
我們說,接納自己,理解自己,和自己達成和解,中心意思就是在意識層面,想法設(shè)法去看見潛意識中被潛藏起來的能量,讓這股能量得到祝福。
意識講邏輯,潛意識講感受。
意識決定了10%的事情,潛意識決定了90%的事情。
好玩的是,很多人“以為”意識掌控了一切,覺得所有事情都是自己深思熟慮的結(jié)果。
那我問你,你為什么要后悔?
剛買的衣服,覺得顏色越看越丑,想換回那件一開始就看中的。
和喜歡但沒房沒車的前男友分手,嫁給了現(xiàn)在這個不喜歡但有錢的老公。夢里常常出現(xiàn)前男友的影子,哭醒后告訴自己:老娘這是為了將來的孩子好。
一直渴望浪跡天涯,大學畢業(yè)后拗不過父母,回到小縣城考取了公務(wù)員,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人前偽裝出禮貌的微笑,按程序結(jié)婚生子,過完一生。
上面的每一種選擇,都沒有對錯之分。只是當我們回望過去,總感覺生命好像不應(yīng)該是這個樣子,在遙遠的平行宇宙,還有一個更幸福的自己。
潛意識就是這樣很難搞的一件事,它在精神的殿堂上垂簾聽政。如果意識碰巧做對了它想要的事,它沒意見。
如果做錯了,或者跟它的意見不一致,它會想法設(shè)法向你表達抗訴。
常用的方法有:焦慮、抑郁等情緒和軀體上的不適。
事實上,意識和潛意識的不一致,是普遍現(xiàn)象。
而讓意識和潛意識不斷趨于一致,活出生命力和自信,本身就是人生的大課題。
所謂順從本心,也就是遵從你的潛意識。
咨詢師所說的覺察、宗教人士說的修行,都有這么個意思在里面。
怎么去覺察潛意識?
有很多方法:比如冥想、靜心、催眠等,還有夢。
弗洛伊德說,夢是通向潛意識的康莊大道。
通過夢,以及對夢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潛意識向意識傳遞的信號,那些被壓抑的欲望,困擾自己的情結(jié),隱藏在過去的傷痛。
釋夢,本就是精神分析流派在咨詢中經(jīng)常使用的方法,也是和來訪者探討的重要內(nèi)容。
我自己,通過兩個夢實現(xiàn)了與父母的和解,通過一個夢突破了自己的討好型人格。
這些內(nèi)容,限于篇幅,就不在這篇文章中討論了。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將詳細分析自己的三個夢。
去覺察夢,體會夢帶給自己的感受,這是普通人了解自己潛意識最方便的方法。
我們是否真的接受一個道理,并為之付諸行動,僅僅依靠意識去知道并沒有什么用,必須讓潛意識也參與進來,做到自我力量的整合。
從知道到持續(xù)的行動,有五個步驟。把這五個步驟融會貫通,改變自然發(fā)生。
1、意識知道
當我們看到、聽到道理,即代表意識層面已經(jīng)知道。
2、意識接受
知道道理后,思維開始評判:這是對的,這是錯的。這是我反對的,這是我可以遵從的。
實際上,評判對錯是思維最喜歡干的事情。對事物依據(jù)喜好貼上標簽,拒絕“錯的”,接受‘對的’,是思維一貫的行為模式。
這種評判的方式,帶來很多問題。
比如對待痛苦。
一般情況下,我們把痛苦視作“壞的”,不想接受,只想逃離。
美國心理學家海耶斯在《學會接受你自己》這本書里指出,由于人類思維的關(guān)聯(lián)特性,越是逃避某事,越可能想起某事。
逃避痛苦,只會讓痛苦不斷增長。
現(xiàn)在心理學上快被說爛的一個詞,接納,就是指面對自身的所有情況,不評判對錯,真實地對待自己的感情,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感受,自然而單純地表現(xiàn)自己。
3、潛意識知道
不斷的在意識層面認同道理,潛意識會接受到意識中反復(fù)出現(xiàn)的念頭。
當夢中出現(xiàn)與此相關(guān)的象征,即可確認潛意識收到了訊息。
夢具有象征意義,很少有直接明示的夢。
因此,對夢進行解讀,也就是釋夢,是精神分析流派的咨詢師在咨詢工作中的重要突破口。
4、潛意識接納
潛意識知道后,有兩種態(tài)度:拒絕或者接納。
因為潛意識不能直接溝通,它想了很多歪曲的辦法來表示拒絕。
咨詢師付麗娟提到過一件事,她2008年參加中德班學習精神分析時,理論大課90%的時間她都睡了。
那兩年是她學習心理學最勤奮最瘋狂的階段,有課必報,結(jié)果是上課必睡。
當她察覺到這個現(xiàn)象時,開始反思:那個時候,她并沒有享受學習,只是通過“忙碌而勤奮”掩蓋內(nèi)在對自己不確定的焦慮。
這種狀態(tài)下,越勤奮,實質(zhì)是越虐待自己。潛意識想要保護她,不被超我過度壓榨,就啟動了睡眠來干預(yù)。
當她覺察之后,改變了狀態(tài),和潛意識取得了和解,在2011年的中德班上,可以保證每天六個小時高強度的專注,身體疲憊,精神非常興奮。
還有一種常見的現(xiàn)象,遲到,也是潛意識不認同后對自我的一種影響。
我的一個來訪者,電話中跟我說了這樣的事。
她被父母介紹前去相親。據(jù)說對方帥氣有錢,她自己還是蠻期待這次見面的。
她精心挑選衣服,化了精致的妝容,出門晚了一點,遇到晚高峰,路上很堵。
因為約會的地點沒去過,她對導(dǎo)航使用也不熟悉,錯過一個高架出口,繞了很遠才到。
見面的時候,遲到了一個多小時,男生很不高興。因為還挺聊得來,雙方約了下回見面。
第二次她吸取了教訓(xùn),開車容易堵,那就坐公交吧。
這趟公交直達聚會地點,省心省事。為了打發(fā)路上時間,她戴上耳機在手機上看起了電影。
電影片段非常精彩,她看得入迷。等到抬起頭來看站點時,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坐過了兩站。
她急急忙忙到對面坐反向公交車。不巧的是,因為修路,反向公交車路線和來時公交車路線并不一致。
所以,她又遲到了。
用局外人的眼光去看,我們可能會評價說:這是一個路癡,不知道提前規(guī)劃,運氣也太不好了等。
理性背后,潛意識的真相是什么呢?
我問她:你在相親的路上,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她沉默,然后告訴我,是恐慌和焦慮。
從小到大,她都是一個乖乖女,順從父母的意思做事。她想改變,有自己的生活。
眼看婚姻就要被父母安排,男方也是符合社會上“成功”定義的優(yōu)秀人士,她沒有理由拒絕。
但她的潛意識,不想接受這樣的安排,想尋找自由戀愛的感覺。
因此,用恐慌和焦慮這樣的情緒,不斷的表達抗議。
表現(xiàn)在現(xiàn)實中,意識和潛意識神奇的完成了一次折衷:她理性上要去,不違背世俗觀念的要求;又不停的遲到,表達了內(nèi)心的抗拒。
5、持續(xù)的行動
意識知道一個道理,并為此付出行動,只是暫時的,很難持久;
潛意識接納了這個道理,體現(xiàn)在行動上,才能持之以恒。
我身邊很多朋友抽煙,他們也知道抽煙對身體的損害。
其中一個朋友為了戒煙,把手機屏保設(shè)置成被煙熏壞的肺的照片,每天一開機就能看到。
圖片很嚇人,就這樣他也沒能戒成煙,最長堅持了兩個月,又開始復(fù)吸。
戒煙難,除了生理上對尼古丁有依賴之外,更重要的,是埋藏在心中對吮吸的渴望。
對于嬰兒,在一歲半以前的口欲期時,他們是通過嘴巴來探索世界的。
他們會吮吸感興趣的一切物體,通過吮吸來認識物體,這本是一種心理發(fā)展的正常過程。
有些大人擔心東西臟,“無微不至”的照顧孩子,奪走他們準備喂進嘴里的一切不干凈東西,只能吃他們提供的清潔食物。
這種做法,阻礙了孩子對于吮吸本能的渴望。成年后,會想法設(shè)法去彌補。
抽煙,是其中的一種彌補方式。只是這背后的原因,他們自己也不知道。
我們說,走在認識自己的道路上,勇敢面對內(nèi)心,是一個人的英雄之旅。
對于意識層面的認識,是容易的。去覺察自己的潛意識,才是認識自己的主要工作,也是難點所在。
愿我們,都能做到內(nèi)心世界的和諧,活出生命的活力。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權(quán)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lǐng)取與侵權(quán)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454 測試
立即測試
454 測試
立即測試
952 測試
立即測試
1891 測試
立即測試
895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