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無論是試圖挽留還是與回避型戀人相處其核心并不復雜,我們之所以感到艱難、痛苦是因為尚未領(lǐng)悟其中的真諦。
若要我說,想要挽留回避型戀人,關(guān)鍵在于不刻意挽留,而是學會以正確的方式相處。為何這么說呢?
在我看來,試圖挽留的一方如同醫(yī)生,而雙方的感情現(xiàn)狀則是亟待治療的“病患”,治療過程需嚴格遵循既定的步驟,不可隨心所欲。
遺憾的是,多數(shù)人忽略了前期的“診斷”環(huán)節(jié),僅僅瀏覽了幾篇關(guān)于挽留回避型戀人的文章,便急于付諸實踐,結(jié)果往往不盡如人意,甚至讓情況變得更糟。
這并不意外,就如同用感冒藥治療胃病,或用燙傷藥膏處理摔傷,對癥下藥方能見效。
與回避型戀人分手的根本原因,往往并非誰對誰錯,而是我們誤診了“病情”、用錯了方法,或是病急亂投醫(yī)。
兩人相處最可悲的便是缺乏理解,各自為政,在自己的世界里稱王稱霸,最終贏得了自我,卻失去了對方。
正確的挽留流程,應遵循醫(yī)者之道,對當下的感情進行“望、聞、問、切”
望——洞察現(xiàn)狀:如同中醫(yī)通過望診觀察患者的面色、神態(tài)等,以判斷病情,我們需要觀察與回避型戀人當前感情的微妙關(guān)系(感情現(xiàn)狀),從而判斷接下來的應對策略。
明確自己的感情關(guān)系處于何種“癥狀”:是仍有聯(lián)系方式且能像朋友般相處,還是被拉黑刪除但仍有共同朋友,或是雖未拉黑刪除但對方已消失無蹤。每種癥狀背后都有其特定的成因和表現(xiàn)。
聞——傾聽心聲:中醫(yī)的聞診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以分辨病情的虛實寒熱。而我們需要的“聞”,則是傾聽自己與對方內(nèi)心深處的真實聲音。
無論此刻的心情是不甘、憤怒,還是已消除負面情緒,目標都是挽留對方,拯救感情。
靜下心來傾聽:
①面對回避型戀人那種懶洋洋、惹不起就躲的態(tài)度,我們是否怒不可遏?其實,我們內(nèi)心焦慮對方的行為讓我們感受不到安全;而回避型戀人內(nèi)心也想解決問題,但幼年經(jīng)歷和生長環(huán)境讓他們退化了處理親密關(guān)系的能力。
②回避型戀人日常可以與我們暢聊無阻,但一談到感情就表現(xiàn)異常,不同意和好。我們是否天馬行空地猜測對方的心意?而回避型戀人其實也喜歡我們,只是不知道如何表達愛。
問——探尋差異:男女思維存在差異,我們與回避型戀人也不例外。我暫且用理智和情緒來概括我們與回避型戀人的外表和內(nèi)心。
回避型戀人外表看似理智,內(nèi)心卻情緒化;而我們外表情緒化,內(nèi)心卻由理智主導。我們與回避型戀人相遇時,彼此就像對方的鏡像,正負極般相互吸引。
吸引的原因在于雙方都屬于不安全型依戀,彼此充滿了吸引力,或許是因為在原生家庭中都受過創(chuàng)傷,看到對方就像看到鏡面的自己。
切——確診病情:接下來,到了最關(guān)鍵的一步--給我們的“患者”(感情)切診把脈,對癥下藥。
有了以上三步“望、聞、問”的流程,我們需要對號入座,回顧一下到底在哪個地方與這段感情形成了對抗。
思考過后,相信我們可以找到與回避型戀人造成如今“癥狀”的病因。那么,想要成功拯救這段感情,與回避型戀人和好,應該如何去做呢?
學會理解:在“望聞問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晰地感知到回避型戀人面對我們的焦慮情緒和粘人狀態(tài)持有排斥情緒。
但我們也是獨立思考的人,不需要單方面討好回避型戀人,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讓這段感情幸福地延續(xù)。
如果我們調(diào)整過后自己都不開心不幸福了,那么還要這個不能給予我們又需要我們更多付出的回避型戀人干什么呢?
然而,想要拯救這段感情,我們需要利用逆向思維,思考回避型戀人為什么是這種狀態(tài)?之前的愛意都是虛假的嗎?
其實,從事件上也可以反映出我們本身存在的問題。我們不需要討好對方,但要清楚回避型戀人其實也是受害者,他們的“逃避機制”是基于童年和生活經(jīng)歷而形成的一種應激反應,并非有意傷害我們。
避免施壓:分手后的回避型戀人,如同驚弓之鳥。在所有的依戀關(guān)系中,回避型戀人最怕壓力。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基于幼年時期以及成長經(jīng)歷中形成的性格特質(zhì):“高回避親密,低焦慮被棄”。
回避型戀人害怕被拋棄,但從骨子里排斥親密真正科學有效的挽留,應該是以健康平等的長期關(guān)系為最終目的。
因此,作為回避型戀人的伴侶,我們應該弱化之前對回避型戀人的刻板印象。每個人在自己喜愛的人面前都會下意識地展現(xiàn)出最美好的一面,目的很簡單,就是想吸引你,想和你在一起。
但這種看似“完美”的行為,也為之后感情的變遷埋下了伏筆。我們之所以選擇對方,無疑是因為對方滿足了我們對美好戀情的期待,但我們會滿懷著這種期待和憧憬去判斷衡量對方的一舉一動。
然而,回避型戀人和我們一樣都是有血有肉有情緒的人,當我們用這種固化思維去衡量批判回避型戀人時,結(jié)果往往會讓我們失望,甚至可能讓我們產(chǎn)生自我懷疑,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抑郁。
因此,我們要嘗試著放下對回避型戀人“你之前不是這樣的”刻板、固化的印象,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他們,或許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不同的他們。
自我成長:回避型戀人慕強已經(jīng)不稀奇,他們之所以和我們在一起,就是被我們的“強大”所吸引。
我們會發(fā)現(xiàn)回避型戀人已經(jīng)非常優(yōu)秀了,無論是學業(yè)還是事業(yè),他們都不甘人后、遙遙領(lǐng)先。
那么,我們哪一方面的強把他們比下去了呢?是他們學習好你比他們更好?還是他們有錢你比他們更有錢?都不是。
回避型戀人內(nèi)心承受了太多磨難,他們最脆弱最應該填補的還是內(nèi)心的空缺。外在的錢財和虛名,他們都可以自己去爭取,但是他們內(nèi)心的傷痛卻是自己永遠都無法填補的。
在回避型戀人眼里的“強”很簡單,就是他們沒有而你有的。例如:
①穩(wěn)定的情緒。回避型戀人情緒敏感多疑,如果我們有一個穩(wěn)定的情緒,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像炸彈一樣一觸即發(fā),當回避型戀人情緒有起伏時,可以娓娓道來、慢慢消解平復他們內(nèi)心的波瀾,就可以讓他們對我們刮目相看了。
②自信心?;乇苄蛻偃藲w根到底是自卑的,他們拼命讓自己變好變優(yōu)秀,以為自己已經(jīng)變得非常強大,把自己保護得很好,但被“親密”觸碰的時候,還是會瞬間土崩瓦解、搖搖欲墜。
所以,如果我們有足夠的自信心,不否定自己不把注意力過度放在自己的缺點上,而是要放在優(yōu)點上,我們會變得非常優(yōu)秀。
很多不自信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肯正視別人,特別是害怕與別人的眼睛對視,總是閃閃躲躲,并且說話聲音特別小,而一旦別人對其說話聲音大了一點,他們就會像受驚的小鳥一樣不知所措。
因此,我們要學會與別人正視,看著別人的眼睛,微笑著與他們聊天說話,慢慢練習,自信心也會一點點的建立起來。
要明白回避型戀人真的很崇拜從骨子里透著自信的人。雖然回避型戀人也很優(yōu)秀,工作或者學業(yè)都完成得特別出色,但他們也沒有十足的自信,這正是回避型戀人缺失的部分。
相反,如果你從骨子里透著自信,回避型戀人將會不自覺地靠近你,就像自己靠近你也會變成和你一樣自信、身上散發(fā)著光芒的樣子。
③社交處事能力?;乇苄蛻偃藭o人一種優(yōu)秀、完美無可挑剔的錯覺,但是對于人際關(guān)系方面盡管他們表現(xiàn)得多么如魚得水,內(nèi)心還是會戰(zhàn)戰(zhàn)兢兢,會設有一層心理防線。
只要人們不超越他們的心理防線,一切平靜如水;反之,回避型戀人就會像含羞草一樣,稍稍一碰馬上撤回。
當回避型戀人看到我們在跟人交往的時候,可以把人際關(guān)系處理得其樂融融,讓每個人都滿意,他們會心生欽慕的。
這就是他們想尋找的強者?;乇苄蛻偃四綇娝鶎狞c是: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同時,也可以承受生活中帶來的突發(fā)情況。
那種正向的、不被凡事所困擾的陽光積極的能量,因為這正是回避型戀人身上所沒有的。
和回避型戀人在一起就像是沐浴在冬日陽光下,我們完成了溫暖大地的使命,回避型戀人也找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光明。
但我們不必討好對方,太陽不是全年無休,天氣也是風雨雷電交相輝映。我們不必委屈自己,回避型戀人也會允許我們做自己。
回避型戀人是重情的人,如果可以,他們寧愿選擇一人白頭到老,但他們身體里的“小妖怪”總是亂折騰,會不時地錯誤引導他們?nèi)ヲ炞C我們是否是真的愛他們。
回避型戀人對愛情是遲鈍的,總是慢半拍。如果我們有堅定的決心和耐心,請一定等等他們。
總之,想成功拯救這段感情,自我成長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讓自己變強大,增強自身的魅力;另一方面也生成自己真正的光環(huán),滿足了回避型戀人慕強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記住,我們是什么樣的人,就會吸引什么樣的人。所以,親愛的,我們要讓自己變得更美好!
找到相處平衡點:當我們能做到以上的幾點--可以站在對方角度真正理解回避型戀人,不再向?qū)Ψ绞?,擁有真正的光環(huán),遇事以換位思考為先,可以明確表述自己的訴求,我們也不再是戀愛腦,而是擁有光環(huán)、散發(fā)魅力的人。
這時,我們與回避型戀人的關(guān)系會更加親密,同時也找到了彼此樂于接受、相處舒適的平衡點。
最后,送給我們回避型戀人的伴侶一段話:
段關(guān)系里,有耐心比合適更重要。兩個人的成長環(huán)境不同,想法、性格都不一樣,總會有摩擦和不合適,總會有想要放棄的時刻。
只有對一個人有長久的耐心和溫柔,才有一直走下去的可能。所以,最甜的不是我愛你,而是我對你現(xiàn)在有耐心,以后也有。
好的感情,不是把對方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而是讓對方活成自己最好的樣子;不是誰改變了誰,而是正視到差異和不完美之后,仍然坦然接受、彼此扶持。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權(quán)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lǐng)取與侵權(quán)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702 測試
立即測試
475 測試
立即測試
673 測試
立即測試
3065 測試
立即測試
1481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