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認知方式,是基于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全面的、客觀的認識。健康的思維方式有以下十種:
1、學習發(fā)散思維,真相和想象不一樣
對于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當控制不住自己往壞處想時,想一想這些事情是不是還存在其他可能。比如你打電活給朋友,他沒有接,你就想他故意不接的,事實上還有他開會關靜音的其他可能性。
2、學習控辯方思維,從相反立場思考
俗話說,"偏聽則暗,兼聽則明”,你可以從相反的兩個角度思考,通過控排方思維會得到一個客觀事實。比如:我沒有優(yōu)點。通過相反立場辯論得出,我有缺點也有優(yōu)點。
3、學習可能區(qū)域思維,看到不一樣的未來
對那些經常感到抑郁、焦慮的人來說,雖然事情有槽糕的可能,但也有順利的可能,比如你擔心下周的會議主持你會搞砸,可能的結果是,可能主持的很好,也可能不太好,也可能一般。面對懵糕,爭取最好,即孔子所言:"盡人事,聽天命”。
4、學習行為試驗思維,擔心是多余的
對于擔心未來發(fā)生讓自己感到不好的事情,不做一下記錄,當下把精力放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上,未宋看一看是否真如自己想象的那樣。
5、學習代價收益思維,選擇相信觀念
做任何事情,做任何選擇,都不會十全十美,任何事、物都是明和陽的統(tǒng)一體,存在有利和不利的一面,兩者相害取其輕,權衡利整從而做出選擇。
6、學習評估委點思維,幸福是個比較級
對半杯牛奶是開心還是沮喪,取決于把它和什么標準比較,是滿杯牛奶還是空杯? 生活中我們經常把自己的愿望和期待與他人相比,不是失望,就是不快樂。學會和自己比,和自己的過去比,看到自己的進步,開心就會多一些。
7、學習認知連續(xù)體思維,站在兩極之間
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著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思維,生活中很多事情并不是二分的,它可以放在一個連續(xù)體上進行描述。比如人不可能是無能的,也不可能是全能的,而是有一定的能力。
8、學習餅圖思維,事情該賴誰
自責和指表是人們遇到情糕事情時的常見反應,實際上槽糕事情的發(fā)生,并不僅僅是自身的原因,也不存粹是他人的原因,而是多個因素造成的看到這一點,從而避免過度自責的內疫或過度指責他人的憤怒。
9、學習多重環(huán)節(jié)思維,可以阻止毀滅
俗話說,“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人往往擔心一個不好的苗頭就意味著槽糕的結局,實際上這需要經過一系列過程,你在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使事情向好的方向發(fā)展,輸了開頭并不一定輸了結局。
10、學習照見未來思維,看到預期的未來
為自己訂立遠期目標,讓遠期的目標影響當下的行為,而不是受當下即刻結果的影響。比如為了健康而戒煙,想景未來不患肺部疾病,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從而減少吸煙的欲望。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2210 測試
立即測試
1129 測試
立即測試
2395 測試
免費測試
335 測試
立即測試
559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