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里糊涂地讀書,上大學,畢業(yè),工作。
工作第二年,我跳槽進了一個規(guī)模較大的公司,工作壓力突然大了很多。
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不僅壓垮我的精神,也摧毀了我的身體。
當時,我以為一切痛苦的源頭只是一份不適合我的工作。
后來才發(fā)現(xiàn),我成年后的所有蹉跎、猶豫、掙扎,都是過去的情緒一點點積壓起來的后果。
今天我終于鼓起勇氣,分享出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
如果你也深陷痛苦的環(huán)境卻難以掙脫,也許我的故事會給到一個答案。
01
因為焦慮
我被送到了急診室
我記得那個夏天異常悶熱。
進入6月之后總覺得喘不上氣來,在加了幾個大夜班后的一個傍晚,我突然頭很暈,喘不上氣,視線有些模糊,胸口很疼渾身發(fā)抖。
所有的癥狀疊加起來,是真實的瀕死感。
當時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后來才明白,那是第一次驚恐發(fā)作。
模糊中,我被同事送到了急診。
急診沒查出什么具體的問題,公司卻開除了我。后來我也因為身體原因,失去好幾個工作機會。
接下來的半年多里,我不定期地驚恐發(fā)作,每次癥狀都差不多,跑遍了醫(yī)院也沒查出什么問題。
這種瀕死感使我非常恐懼。白天還好好的,到了晚上也許就猛地發(fā)作一回。因為害怕有一天會突然死去,我寫了一封遺書偷偷壓在床頭柜的抽屜里。
直到預約了精神類專科醫(yī)院,才查清了原因,確診是焦慮癥,也知道了我的癥狀有一個專業(yè)名詞:驚恐發(fā)作。
醫(yī)生開了一些抗焦慮抑郁的藥。吃藥以后,我雖然沒發(fā)作了,但整個人變得木訥,反應很慢,也體會不到任何情感,喜怒哀樂都與我無關。
這種狀態(tài)讓我十分難受,我感覺自己像一個沒有神經(jīng)的木頭人,于是自己斷了藥。毫無意外,驚恐再次發(fā)作。
我又回到了醫(yī)院,這次大夫建議我,可以嘗試一下心理咨詢。
咨詢前,我非常猶豫。
一想到要和咨詢師講述我的發(fā)病故事,要復述回憶里的細枝末節(jié),我就不由得渾身顫抖。
其實畢業(yè)后,我就離開家鄉(xiāng),去了外地工作?;貞浝锏娜撕褪?,我都不敢觸碰。
我不敢走過中學每天都要經(jīng)過的放學路,不敢路過小時候地獄般的家,我逃避一切過去的經(jīng)歷。
所以走進心理咨詢室意味著,我要對一位陌生人講述并不開心的往事,我忐忑極了。
用盡全身力氣,我邁進了咨詢室。
門口迎接我的是一個溫柔的姐姐,四十歲左右,高挑美麗。她是我的咨詢師。
我坐下看著她,她的眼神里流露出一種平靜與包容的力量,頓時讓我感到心安。
我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
02
你受過傷
但你不必再痛
我是一名城市留守兒童。雖然和父母住在同一個城市,但是一年到頭見不到幾次。
是外公外婆帶大的我。
雖然他們對我百般照顧,但每次看到其他小朋友都有父母陪,我依舊覺得自己是一個被拋棄的孩子。
到了初中,奇跡般地和父母短暫生活了一段時間,沒想到卻是噩夢的開始。
記憶中的父親是一個醉醺醺的酒鬼,總在夜深人靜時才回到家,要么耍酒瘋露出千般丑態(tài),要么深夜帶著朋友來家里打牌,喧鬧聲吵得我無法入睡。
就算不喝酒時,矛盾也會激發(fā)。
我不是一個漂亮的小孩,單眼皮,皮膚黑,個子矮。沒遺傳到父母的相貌優(yōu)點,性格也不討喜,不會說漂亮話,學習成績更是一般。
這樣的孩子是不太能討人喜歡的,父親看到我就愛嘆氣,說:
“女孩長相是很重要的,現(xiàn)在社會對外貌要求這么高,找工作找對象都要看外表,你以后可怎么辦??!還有你這個性格,話都不敢說,怎么在社會上生活,唉,我怎么生出這樣的孩子!”
也許,這就是我焦慮與抑郁的起點,帶著被否定的委屈與對未來的恐懼,小小的我躲進被子里,連哭都不敢出聲。
父親不僅言語暴力,還會動手。
十多年前在我所在的邊境小城中,家暴并不是一個新鮮詞匯,人們是麻木的,甚至覺得理所應當。
每當遇到爭吵,最后的結果往往就是我和母親被他按到地上毆打,受傷去醫(yī)院的次數(shù)都數(shù)不清了。
母親也曾尋求過親戚朋友的幫助,卻只換來冰冷的回應:
“那還是你們做了什么事情惹到人家生氣了?!?/p>
“家庭生活就是這樣,忍一忍就好了?!?/p>
發(fā)泄的方式不僅僅是“打”,還有“砸”。
生氣起來就摔東西砸電器,撕衣服扔玩具。
所以當時我的家中可以說是“家徒四壁”,電視機洗衣機砸壞了,吃飯的碗都已經(jīng)砸光了,我和母親買了幾個塑料餐盒每天湊活著生活。
家對我來說就是地獄。學校也如此。
我過分自閉,不敢和同學說話,盡量地隱藏起來,就怕被人注意遭到攻擊。當時學校里有一些校園暴力的存在,像我這樣孤僻的人,自然少不了被捉弄。
但是受了委屈也沒有地方訴說,所有人都在指責我的性格孤僻,放學回家的路上,我總是一個人默默抹淚。
后來,父親向親戚朋友借了一大筆錢,隨后人間蒸發(fā)了。
母親既要養(yǎng)育我,又要還錢,非常辛苦。她一人做起了生意,每天都過度勞累,睡眠不足,看起來總是精疲力盡。
她沒處消解她的苦難,只能向我訴說,但是當年的我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無法承受她所有的情緒,而我的創(chuàng)傷,更無人在意。
咨詢室里,我不停向咨詢師傾訴:
“我很差!面對同樣的工作壓力,同事們都可以處置自如,我卻生病了,還成為了眾人笑柄。我能力不行,不能吃苦,為了避免焦慮發(fā)作我不敢加班熬夜,也失去了很多工作的機會。”
“人人都說我性格有問題,我學不會合群,我不愛交際,每個人都在指責我,如果我不改變我就無法在社會中生存,可是我無能為力。”
“我看病吃藥花了很多錢,我很愧疚,我是一個爛人。每一天的生活都很難,我卻連拿起一杯水的力氣都沒有。我搞砸了所有的事情,我爛得非常徹底?!?/p>
老師沒有指責我,平靜地對我說:
“人生是高高低低的河流,每個人都有順勢逆勢,沒有人能避免不走入低谷,沒有人能避免不生病,不要過度責備自己。生病是身體在提醒你已經(jīng)到了臨界值,要改變了?!?/p>
“你不是因為這份工作才生病的,是情緒積壓到了一定程度的爆發(fā),恰巧這時候爆發(fā)出來了。你的身體告訴你不能再繼續(xù)下去了,它在提醒你這個工作不適合你。”
是的,我好像已經(jīng)積壓了很久了。路旁的葉子綠了又黃,我卻總是在路上邊走邊哭。
這是我第一次和他人訴說自己的故事,之前的一切都在默默忍受,驚恐發(fā)作就是我的爆發(fā)。
后來,我們成了定期見面的老朋友。去咨詢室,成為了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記得有一次,我難受地說:“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向我砸來的,我應接不暇,孤身站在風暴之中,每天都在直面痛苦?!?/p>
正好抬頭,看到咨詢師坐在對面,好像無論何時,她都這樣平靜、干練、精力充沛,如一株挺拔的向日葵。
我不禁問:“為什么你能一直保持這種游刃有余。是不是因為你比我有能力?”
這一次,咨詢師不再是溫柔的知心姐姐,而是直白地回復我:
“對的,我比你有能力,我比你有成為一個真正的成年人的能力,有更大的應對困難的能力。這個和年齡無關,經(jīng)常有年過半百的患者來我這里,心理年齡卻還未成年。我們沒有選擇,主動也好被迫也罷,早晚要長出這種能力?!?/p>
一剎那我打了一個寒顫,雖然我20多歲了,卻從未將自己視為“成年人”。
我很難承受人性與世界的復雜,且總以受害者身份自居。
我看似獨立,獨自在他鄉(xiāng)工作生活,卻精神空虛,每日活在煎熬與恐懼中,惶惶不可終日。
咨詢師繼續(xù)說:
“不要總是做一名受害者。你早已不是那個無助的14歲女孩了,況且就算是當年,你也沒有你想象中的懦弱。還記得你和我說,你很討厭你的表哥,然而他欺負你時,你直接一杯熱水潑向他,你瞧,這就是面對困難的能力。”
“現(xiàn)在也是如此,之前你覺得困難到無法完成的事情,最后也是一件件完成了。所以,不要小瞧自己,我會幫助你重獲勇氣和能力?!?/p>
我們一起想出了一個很中二的心理暗示方法。
再次碰到困難,我就要想象自己是神奇女俠。碰到問題也不怕,因為我有能力去打敗敵人。
后來又做了催眠治療,我被指引躺下,眼睛向上翻,慢慢閉上眼。
在咨詢師的引導語中,我出現(xiàn)在兒時的家中,聞到當時的氣味,感受空氣的濕度,我真的再一次身臨其境了。
咨詢師:“這時,你突然發(fā)現(xiàn)家中有一個地下室,你要穿過長長的樓梯,走入地下室中。”
我能感覺渾身篩子般地發(fā)抖,我不敢。那種恐懼是真實的,一時間我忘卻了自己在幻想,只覺得好害怕。
她繼續(xù)讓我想象地下室里坐著兒時的父母,以及接下來我會做什么。
我只記得自己不斷奔跑,跑出那個恐怖的地下室。一出來,就看到了正午的驕陽。
一下子,幸福感充斥身心。我醒了過來,發(fā)現(xiàn)早已淚流滿面。
咨詢師說,如果人陷入回憶中,感官就會回到過去,所以我才能在催眠中如臨其境。
而我們的思維有時也會深陷于過去,導致我們沉溺于痛苦的回憶中。
但是過去的就過去了,一定要學會往前走。我們能掌控的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而是當下,要尋找當下的力量。
幾次催眠后,我想起了很多兒時的事情,很多早已忘卻了的童年想法。
當它們一個個出現(xiàn)時,我對自己的理解也再多一點。
現(xiàn)在身體里的情緒,是兒時創(chuàng)傷遺留的痕跡?,F(xiàn)在的思維習慣,也是經(jīng)年累月的成長環(huán)境造成的。
小時候的我沒有選擇,但現(xiàn)在,我可以開始選擇了。
03
你可以不原諒
但必須學會釋懷
為了讓我更好地感受當下的力量,咨詢師布置了新的作業(yè),讓我每天練習冥想。
冥想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就會把人拉回當下。當痛苦的記憶襲來時,專注一呼一吸間,它便自然溜走。
有一天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一天都沒有回想起當年的遺憾與痛苦了。
我知道,這一天,才是屬于我自己的第一天。
我的內(nèi)在力量,也促使了外部世界的變化。
我第一次體會到了社交的快樂。從小到大我都沒什么朋友,默認與人交往就是危險的,只言片語中就會受到傷害。
現(xiàn)在發(fā)覺原來也會有開心的社交,成年人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朋友,交流溝通本身是令人愉悅的。
我甚至也可以勇敢地走進健身房了,之前對健身房可謂是又恐懼又向往。在健身房里帥哥美女的對比之下,我的平凡和自卑都無處遁形。
可以說,我走進健身房只用了一分鐘,但走向健身房的路上卻用了十年。
是心理咨詢帶給我全新的生命。
起初,我以為它和應試教育一樣,咨詢師會教一些具體的實踐方法,比如“如何擁有健康的心態(tài)”,“如何做正確的選擇”,學會了理論照著做就可以了。
但是真正體驗下來是完全不一樣的。這世界沒有水到渠成的方法論。
我經(jīng)常問咨詢師,我說的對不對,我理解得對不對,但永遠沒有正確答案,體會也是??闯P?,半年間我竟數(shù)次推翻了自己的理論。
改變自己的過程的確痛苦,需要抽筋拔骨,要顛覆之前形成的思維模式,要成長得更有能量。
但只要體驗過,你就會明白,世上只有一種超級英雄,那就是我們自己。
如今,生活依舊有很多不確定,但我知道我變了,我終于長出了一些“能力”,能在迷霧中用手電筒照亮眼前的路。
我知道心理問題是很普遍的,許多人都受困于此,希望大家可以適度打開自己,學會“求救”。
如果我不求救,驚恐發(fā)作也不會殺死我,但是我得不到正確的指引,情況只會越來越糟。
尋求專業(yè)幫助真的很重要,往往咨詢師的一句點撥,就會解開多年來的心結。
不要恐懼,不要受困于自己的思維和情緒。你值得擁有一次“求救”的機會。
因為生活再難,我們依然擁有在陽光下快樂的權利。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701 測試
立即測試
571 測試
立即測試
1150 測試
立即測試
437 測試
免費測試
592 測試
免費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