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打工人應該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晚上下班后,本想好好享受放松一下,但因為一條微信,就不得不放下手頭的事情去處理工作消息。有時只是幾分鐘的事,但處理完再回過頭來,發(fā)現(xiàn)原本正在做的精致晚餐已經(jīng)燒糊,正在打的游戲因為掛機太久被隊友舉報,又或是已經(jīng)忘記了剛才正準備干什么。收到消息,回復消息,又收到新消息,又回復新消息……我們的個人生活,就這樣不停地被工作消息打斷。
某辯論類節(jié)目中有過這樣一個話題“下班后的工作消息,該不該回?”,曾在網(wǎng)絡上引起激烈討論??梢娤掳嗪蟮墓ぷ飨⒋_實給打工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困擾。
有人可能會覺得,已經(jīng)是下班時間了,不回復不就好了嗎?但是,在那些已讀未回的時刻,想到領導可能正在急切地等待著回復,同事可能因為這條未回而遲遲不能下班,又或是想到如果已讀不回領導或同事的消息,明天可能會因為“左腳先踏進公司而被開除”……你會不會因為那條未回的消息而惴惴不安?
節(jié)目中的反方辯手提到,“它(下班后的消息)保留你的生活,卻不讓你掌控你生活的節(jié)奏,下班后不管我們在干嘛,我們在見誰,不管我們上一秒在哭還是在笑,一旦收到這條信息,我們就像被按了遙控器一樣要一秒鐘切換到工作狀態(tài),是的這通信息沒有讓你無時無刻不在工作,但它讓你每時每刻都在為工作待命,而待命,是最消耗和折磨的狀態(tài)!你不知道這條信息會不會來,你也不知道什么時候來,于是從下班開始我們就開始焦慮,每隔幾分鐘我們就要檢查一下,甚至洗澡上廁所都得帶著手機,連睡覺都不敢開靜音,這條信息傳達的,是我們已經(jīng)不配享有一整塊休息的時間,而只能學會,被迫學會,在隨機的時間碎片里面安排自己的欲望”。
從部分網(wǎng)友對于回復工作微信的看法中,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當人們是在給別人發(fā)消息時,他們希望別人能盡快回復,秒回的消息會增加他們對同事的好感,延遲回復或已讀不回都會使他們變得煩躁,還可能對同事產(chǎn)生負面看法;而當人們收到別人的消息時,他們同樣也會有已讀不回的想法,但還是不得不盡快回復。
(部分網(wǎng)友對于回復工作微信的看法)
前文所描述的這種急著回復工作微信的心理體驗就是職場通訊壓力(workplace telepressure),它指的是員工想要快速回復基于信息通訊技術的工作消息而體驗到的緊迫感(Barber & Santuzzi, 2015)。針對這樣一個司空見慣的組織現(xiàn)象,我們基于工作要求-資源模型(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 JD-R)與努力-恢復模型(effort-recovery model),系統(tǒng)性地整合了現(xiàn)有研究,并對組織與員工應如何應對職場通訊壓力提出我們獨到的見解。
首先,我們發(fā)現(xiàn)通過通訊軟件進行工作溝通是有利有弊的。
在“利”的一面,企業(yè)微信、釘釘、飛書等專業(yè)辦公軟件的興起,讓人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處理工作消息,因而可以使用電子溝通代替面對面交流,而不是非要去到辦公室,這極大地降低了工作溝通成本,使打工人們在工作中有了更高的自主性,因此我們可以將通訊軟件的使用視為JD-R模型中的“工作資源”;
在“弊”的一面,由于手機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各個軟件的消息彈窗也使我們不會錯過任何一條消息。接收并及時地回復消息成為了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它使員工不得不隨時處于待命狀態(tài),因而帶來更大的工作量、更長的工作時間以及更模糊的工作-非工作界限,因此我們也可以將通訊軟件的使用視為JD-R模型中的“工作要求”。也正是這些“弊處”導致了職場通訊壓力的產(chǎn)生。
其次,我們發(fā)現(xiàn)職場通訊壓力會帶來一系列的消極影響。雖然在這種壓力之下,確實有更多的打工人能做到秒回工作微信,但表象之下掩蓋著的是打工人們逐漸失去了為自己“充電”的機會。根據(jù)努力-恢復模型,由于下班后還要處于待命狀態(tài),員工在下班時間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消耗的資源不能及時地恢復和補充,就難以保持精力充沛的狀態(tài)再投入到工作。長此以往下去,員工經(jīng)常處在“電量不足”的狀態(tài)中,會導致壓力反應的累積,損害自身的“電池健康”,如危害其職業(yè)心理健康(包括引發(fā)職業(yè)倦怠、更強烈的壓力感、降低工作投入等)并損害員工家庭生活(主要體現(xiàn)為激發(fā)工作-家庭沖突和幸福感降低)和工作表現(xiàn)。
那么,組織和員工應該如何應對職場通訊壓力呢?我們認為,依照努力-恢復模型的觀點,其關鍵就在于要使員工不必時刻處于隨時待命狀態(tài),從而擁有更多給自己“充電”的機會。組織有必要創(chuàng)造這樣一個工作環(huán)境:關于多長時間后再回復工作微信是可以接受的,在組織內部應該有一致的認識。這樣員工們就不必總是急著回微信,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生活的節(jié)奏,使自己能夠在下班時間獲得充分的休息。
同時,JD-R模型中的激勵路徑上存在著以工作重塑為機制的資源獲得的正向螺旋過程。因此,員工自身可以通過工作重塑,主動給工作環(huán)境帶來積極的改變,從而優(yōu)化工作環(huán)境。例如,在收到消息時,可以根據(jù)工作內容的緊急性和重要性酌情回復,并向他人說明自己的工作時間,以減少非工作時間的打擾。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288 測試
免費測試
179 測試
免費測試
644 測試
免費測試
335 測試
立即測試
416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