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為一個深度的思考者,你只需要養(yǎng)成對你周圍的一切提出深刻問題的習慣。
什么是深度問題?讓我們看幾個例子。
假設(shè)有人對你撒謊,而你只是解釋說:“他是個人渣!” 或許你是對的,但這只不過是膚淺的想法。
相反,你需要問自己:他為什么對你撒謊?
比這更深層次的問題是為什么人們普遍撒謊,或者為什么撒謊是錯誤的。相關(guān)問題可能包括是否可以撒謊,如果可以,何時撒謊。
例如我的一個讀者,就私信過我,為什么撒謊不好這個問題,而我給出的回答就是這樣:
撒謊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有了借口,就可以給自己很多拖延、欺騙的理由,對于自己和別人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
當然,善意的謊言除外!善意的謊言有時為了更融洽的關(guān)系而說的話,不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例如你長痘痘,影響了形象,我就撒謊說青春痘嘛,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的,只要不是很嚴重,說明你的身體還充滿青春活力,反而給人更接地氣,不要擔心!
這就屬于善意謊言,跟責任無關(guān),只是希望大家處于和諧的相處氣氛中!但如果你做錯了事,撒謊說是別人做的,不是自己的問題,那這就是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了。
這種撒謊,就會導致負面的影響。
我這個回答,就不是簡單地說撒謊不好,而是給出自己的定義,給出原因,這就是深度思考的結(jié)果。
所以,要成為一個深刻的思考者,你必須養(yǎng)成超越直接提出的問題的習慣。
幸運的是,確定哪些問題比其他問題“更有深度”,并不是一項繁重的哲學練習。當你看到這些問題時,你通常都能認出它們。
例如,以下兩種問題,哪個是屬于更深入的視角?
一,指出一個人為自己的行為找到所有借口;
二,詢問和探索人們?yōu)槭裁从X得需要找借口?
很明顯是后者,你看到問題,自然就知道哪個比較有“深度”了。
這里有一個很好的規(guī)則要記?。焊羁痰膯栴},往往是那些具有更廣泛應用的問題。
例如,與了解適用于所有人的心理學原理相比,關(guān)于某個人的性格的知識雖然可能有用,但它是有限且膚淺的。關(guān)于特定企業(yè)的問題,遠沒有那些適用于所有企業(yè)的成功原則的問題那么深刻。
另一條規(guī)則:如果一個問題或想法是另一個問題或想法的示例,則后者是更深層次的問題或想法。
水在0度結(jié)冰,在100度變成蒸汽。這是更基本原理的一個例子,即物質(zhì)根據(jù)溫度具有三種形式(固體、液體、氣體)。
你總是可以從“為什么?”開始。像孩子一樣,一遍又一遍地問它,并質(zhì)疑每個答案,如:
問:“為什么我們需要強制納稅?”答:“ 因為人們不會支付用于自身以外的其他費用。”
問:“他們?yōu)槭裁床粫Ц赌??”答:“因?他們認為自身的其他事情更重要?!?/p>
問:“那稅收有什么用?”答:“用于建設(shè)公益服務?!?/p>
問:“誰來定義公共利益?”答:“ 政府?!?/p>
如果你能記得在一天中經(jīng)常問這樣的問題,并繼續(xù)這樣做幾個星期,這就會變成一種思考習慣。
使這些“探索”的思維模式成為習慣,是你如何成為一個深度思考者的關(guān)鍵。帶上一張紙條,一開始就提醒自己,或者把提醒放在你的日程安排上。
01
做一個深刻的思考者——語言的使用
當然,想要成為深度思考者,不要忽略語言的作用。
甚至,你需要質(zhì)疑你和其他人使用的語言,而不是認為它是理所當然的。
例如,“國防”的真正含義是什么?這是否意味著保護國家的邊界、政府、國旗、榮譽、人民或人民的權(quán)利?
當我們與別人進行討論時,這些都是非常不同的想法,也許并不總是兼容的,但當我們使用“國防”這個詞時,我們常常理所當然地認為,我們說的都是同一個意思。
語言的隱喻性,對于擴大我們的表達范圍至關(guān)重要。
我們把計算機的“內(nèi)存”運用到其他事物上,通過使用這個比喻,它變得更容易理解和交流。另一方面,這種隱喻的使用也會限制我們的思維。太陽“下山”就是一個小例子。
我們在理智上知道是行星轉(zhuǎn)動導致了這種明顯的影響,但我們的語言給人的印象,如同太陽每晚都會消失、睡覺。
現(xiàn)在,我們假設(shè)一下,太陽永遠不會落下會怎樣?這時,你就會涌現(xiàn)出各種各樣的新想法。好比說,太空中的太陽能電池板總是在陽光下,它們可以通過微波傳輸將電能傳送給我們。
或者將來有一天,一個“不夜城”可以以每小時一千英里的速度繞地球飛行,在每天24小時的陽光下種植蔬菜。這些想法可能并不新鮮,但它們只是在精神上質(zhì)疑太陽下山的想法之后才出現(xiàn)的。
是的,想要成為一個深度思考者,對于某些事物提出質(zhì)疑或者進行內(nèi)容延伸,會讓你獲得一個更廣闊和更深度的思考空間。
如同在閱讀的時候,書上的文字或許只是表達一種意思,但隱藏在其背后的,說不定還有沒有被作者說出來的意思。
我們要做的是,就是把這些意思挖掘出來,在原文的基礎(chǔ)上,進行內(nèi)容延展,我們就會從閱讀中學到更多東西。
最后,一個深刻的思想家通常會認識到語言的代表性。文字只是為了指向現(xiàn)實中的事物。它們本身不是事物。
雖然這看起來很簡單,但我們在說話時卻被遺忘了。例如,一個人說公司是邪惡的,另一個人則跳起來說“證明”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卻不會試圖看看第一個人的話指向什么。
現(xiàn)在在網(wǎng)上,很多人都是這樣,揪著一點就反駁,而從不想想,“邪惡”的指向是什么。否則,996福報這種事情,也就不會被人詬病了。
如果你學過邏輯學,你可能還記得名為“芝諾悖論”的古老謎題,它“證明”了運動是不可能的。由于它所展示的完美邏輯,一些人選擇相信我們所看到的運動是一種幻覺。
很久以后,哲學家、數(shù)學家和物理學家發(fā)現(xiàn)了可以接受的悖論挑戰(zhàn),但這里真正的教訓是,邏輯并非萬無一失,因為語言是不完美的,會存在很多“歧義”,如果我們要更充分地理解這個世界,我們就必須考慮到這一點。
畢竟,要找到準確的文字來表述我們的思想,有時候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因此,一個深刻的思想家,會把文字作為有價值但有限的工具,同時盡量不讓文字掌控或影響他。
了解這些,對于你養(yǎng)成深度思考,很有幫助的。
02
最后分享3個簡單的建議
成為一名深刻的思考者的好處是多方面的。
通常,深思熟慮的人可以更有效地計劃事情,并且非常擅長解決問題,其結(jié)果就意味著他們更有能力在技術(shù)和項目管理職位上表現(xiàn)出色。
那怎么做呢?有3點很重要。
第一,觀察、思考、說話、重復
許多人,尤其是性格外向的人,往往說得比聽得更頻繁。深思熟慮的人則相反。
如果我們想成為一個具備深度思考的人,我們必須養(yǎng)成一種思考和關(guān)注生活中,那些顯而易見的事情的習慣。
深度的思考者不會急著想要說些什么,而是會傾聽他人的聲音,觀察他們的肢體語言,并在形成想法之前,考慮他人的內(nèi)心想法。
而這些步驟,需要重復去做,才能獲得足夠多的信息。
因此,只有當清楚地了解他們周圍發(fā)生的事情時,他們才會給出自己的意見,而不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如同微博上那些被營銷號當槍使的人一樣。
第二,廣泛閱讀,經(jīng)常閱讀
深思熟慮的人對信息有著永不滿足的胃口。畢竟我們掌握的信息越多,我們對世界的描繪就越準確。
如果我們想成為一個深思熟慮的人,我們應該盡可能多地閱讀——以及各種各樣的材料。
大量學科的表面知識,對于深度思考者來說是很自然要學習的,并且驅(qū)動力只是源于內(nèi)在的好奇心。
當一個深思熟慮的人看到一座橋時,他們想知道這座橋如何改變交通狀況,給予交通哪些支持?
甚至,他們還想了解橋梁的類型,使用的材料以及選擇這些材料的原因。
我們的閱讀越廣泛,我們就能越快地研究和發(fā)現(xiàn)我們所尋求的知識。深度思考者需要用這些小技巧來提高思考效率。
第三,獨立思想開放
我們必須在自己身上喚起的最重要的特征,那就是獨立開放的思想。
要成為一個深刻的思想家,我們必須假設(shè)所有想法都是有效的,直到我們能夠證明它是無效的。在檢查之前,每個想法都是平等的,所以必須考慮每個想法。
如果我們固執(zhí)己見或堅持自己的偏見,我們就不能成為一個深刻的思考者。正因為對每個想法持有開放的態(tài)度,所以才會去鉆研每個想法的可能性,從而獲得深入的了解和思考的結(jié)果。
這對待現(xiàn)在的人來說,并不容易做到,因為網(wǎng)上告訴你什么,你就認為是什么,或者你就認為不是什么,而不是研究每個想法的可能性。
當然,要做到這些可能需要時間,但是在養(yǎng)成從白紙上檢查所有想法的習慣的同時,對自己表現(xiàn)出耐心,我們就可以培養(yǎng)這個最重要的特質(zhì)。
而耐性,正是深度思考者的顯著特征。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權(quán)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lǐng)取與侵權(quán)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1891 測試
立即測試
245 測試
立即測試
254 測試
立即測試
702 測試
立即測試
505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