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近距離觀察家庭,我們會發(fā)現很多夫妻的矛盾在于兩個人的原生家庭差異太大。
我在咨詢中遇到好幾對這樣的組合:
女方由一對已經有6套房,60多歲了還在努力工作,拼命掙錢,但凡有一點時間就去外面撿紙箱,充滿金錢欲望和危機感的父母養(yǎng)大;男方由一對45歲左右就買斷工齡提前退休,住著自家唯一的小房子里,靠天天躺床上看電視玩手機和節(jié)省開銷度日,內在缺乏生命活力和欲望的父母養(yǎng)大。
這樣兩個有些極端的家庭養(yǎng)育出的孩子組合在一起,而他們彼此又完美內化了父母的做事習慣、價值觀和思維方式,也內化了父母的喜好和恐懼。
于是,外在看起來女方強勢又上進,欲望強,要求高,男方軟弱又懶散,對生活沒有什么追求,那么這樣的兩個人在一起,發(fā)生沖突就成了一種必然。
當然可以說這樣的兩個人性格不合最好分開,相似性更多的組合會讓婚姻生活更輕松,更和諧。
但是,為什么這樣差異巨大的兩個人當初會因為彼此吸引而在一起呢?你可以說正因為差異大,所以才彼此吸引。
也可以理解為榮格所說的陰影人格。
心理學大師榮格認為,我們在戀愛中常常容易被具有自己“陰影人格”的人所吸引,如沉默內向的人,容易被活潑外向的人吸引,活潑外向就是這個人陰影人格;性格沖動暴躁的人,容易被和緩溫柔的人吸引,和緩溫柔就是這個人的陰影人格。
陰影人格通常會是彼此互補的一對特質,很像我們中國人講的陰陽。榮格認為,一個冷酷強硬的人身上也有溫和柔軟的部分,只是這個部分被壓抑到潛意識中去了,連自己都沒有覺察到,所以無論他自己還是別人從外表上都看不到這個陰影人格。
但更可以理解為內在生命的自我修正和完善。
也許兩個年輕人的潛意識深處都覺得自己的家庭這樣是有“不對”的地方,是需要做出改變的。
即生命需要透過對比和沖突,讓兩個年輕人借此看見并學會改變,從極端的原生家庭中走出來,調節(jié)僵化的模式,變得中庸、靈活,過一種有欲望有活力而不過度焦慮,懂得放松享受而富有創(chuàng)意和生命力的人生,進而擺脫和斬斷原生家庭問題的代際傳遞,養(yǎng)育出更健康的孩子。
我在咨詢中也見證了不少這樣的改變。
比如女方來自過度節(jié)儉,普通工薪階層的父母靠省錢省出了兩套房的家庭;男方來自花錢大手大腳,生活奢侈,注重享受,父母做了十幾年生意卻毫無積蓄的家庭。
剛開始大家在一起都互相鄙視,互相不理解,沖突不斷,女方覺得男人不懂規(guī)劃不懂過日子,浪費可恥,男方覺得女人摳摳搜搜,太過小家子氣,但是慢慢的相處、磨合,相互取長補短,相互融合,最后這個小家庭發(fā)展出了不同于彼此原生家庭的生活方式:不鋪張浪費,懂得規(guī)劃但也懂得享受生活。
這就是一種整合。
如果不是戀愛和婚姻,不是近距離的了解和接觸別人的父母和家庭,不是來自和外界的碰撞、對比和沖突,我想很多人對自己和自己家庭的認識不會那么深,甚至不會發(fā)現自己家有什么“優(yōu)勢”和“異常”。
差異巨大的兩個人卻進入了彼此的生命,這能夠給雙方帶來嶄新的體驗,讓我們借著彼此學習和成長,讓我們成為更完整,更圓融,更好的人,從而兩個人的世界都變得更豐富和寬闊起來。
但重要的是兩個人都需要有深刻的覺察,意識到自己原生家庭的好與不好,然后秉持開放、包容和學習的心態(tài),彼此都愿意努力,愿意嘗試改變,懂得妥協讓步,慢慢習得智慧地處理沖突的技能,才能最終走向整合與豐富。
但這條整合之路注定布滿荊棘,困難重重,只有少數人可以獲得成功,到達光明而美好的終點。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系我們,聯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288 測試
免費測試
2210 測試
立即測試
592 測試
免費測試
952 測試
立即測試
337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