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會給旁人添麻煩”“總是把別人的需求放在首位,自己的情緒卻被隨意丟棄”“情緒可以暫且擱置,但事情必須馬上處理”“愛自己就是自私自利,絕不能這樣做”……當這些想法在你的腦海中不斷浮現(xiàn)時,或許你正陷入“不愛自己”的境地。
從心理學的層面來看,“愛自己”是維持生存的基本需求。然而,我們不僅很難準確界定“愛自己”的真正內涵,甚至可能完全忽略了自身“愛自己”的需求。
愛自己是心理健康的基石
長期對自我需求視而不見的人,更容易陷入焦慮、抑郁等情緒困擾之中,甚至可能引發(fā)身體上的疾病。就如同機器沒了電力會停止運轉一樣,身體缺乏“氧氣”——也就是自我關愛,也會陷入“崩潰”狀態(tài)。
愛自己并非消極躺平
真正健康的“愛自己”,是像對待摯友一樣善待自己。不妨設想一下,如果你最好的朋友疲憊了,你會強迫Ta“繼續(xù)拼命奮斗”嗎?但你對自己卻說:“再熬一個晚上就能把事情搞定!”再想想,如果是你最好的朋友犯了錯,你會罵Ta“一無是處”嗎?可你對自己卻說:“這么簡單的事都做不好!”
愛自己,才能更好地關愛他人
“只有杯子裝滿了水,才能倒給別人?!蹦切┻^度犧牲自我的人,最終往往會因為內心的委屈和怨恨,破壞原本和諧的人際關系。
那么,我們究竟該如何“愛自己”呢?接下來,為你呈上一份“零成本自我關懷心理調適指南”,助你更好地擁抱浪漫的生活。
身體關懷篇
給自己一個溫暖的擁抱
不妨先從擁抱自己開始——無論處于何種境地,我們都值得一個擁抱。
蝴蝶擁抱法:1. 回想一件過去給你帶來積極感受的事情,體會身體的哪個部位感受到了這種積極的體驗;2. 將雙臂交叉放在胸前,雙手指尖輕輕觸碰鎖骨和肩膀之間的區(qū)域;3. 閉上雙眼或微微瞇起,注視鼻尖,緩慢而輕柔地移動雙手,模仿蝴蝶雙翼的擺動。
“5分鐘充電法”
抽出一段短暫的休息時間,戴上耳機聆聽一首喜歡的歌曲,或者想象一幅心儀的畫面,閉上眼睛進行三次深呼吸。
別讓身體為情緒“背鍋”
吃飯時多問自己一句:“這頓飯是為了填飽肚子,還是為了安撫情緒?”(薯片和可樂可以吃,但別讓胃成為情緒的“犧牲品”)
心靈滋養(yǎng)篇
像貓一樣自在生活
心安理得地享受他人的關愛和“服務”,不會因此而感到自卑。始終保持優(yōu)雅從容,即便犯了錯也不會尷尬,不會輕易因為他人的評價而自我懷疑。
尊重自己的第一反應
當感到不舒服時,第一時間表達自己的不滿。如果你無法立刻做出改變,也不必焦慮,可以先試著記錄每次的情緒和反應——覺察永遠是行動的開端。接著,慢慢嘗試拒絕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比如使用“ABA句式”,即先說好話+再拒絕+最后說好話。例如,有人需要你的幫助,但你沒有時間,你可以說:“我也特別想幫你,但我最近這段時間確實特別忙(最好說明具體情況),實在抽不出時間,下次有機會我一定全力幫你?!?/p>
記錄三件好事
睡前記錄三件讓自己開心的事情:比如“今天吃到了美味的飯菜”“今天收到了一個溫暖的微笑”“今天天氣很好,自己心情愉悅”。
情緒調節(jié)篇
培養(yǎng)治愈力
多曬太陽——光照不足可能會誘發(fā)不良情緒。多運動、保持整潔,這些行為能給自己帶來一種“掌控感”。擁有掌控感的人會對生活充滿信心,相信自己能夠掌控人生。
允許自己情緒失控
不要否定任何一種情緒。憤怒或傷心之后,盡量不要自責,每個人都有“不喜歡”自己的時候,這是很正常的。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1054 測試
立即測試
245 測試
立即測試
367 測試
立即測試
254 測試
立即測試
1549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