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的煩惱皆源于人際關系
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jīng)斷言:“人的煩惱皆源于人際關系。”
如果阿德勒是對的,那么搞不好人際關系,可以說是一件極為痛苦的事,甚至可以說人際關系糟糕,會給我們的生存帶來極大的威脅。畢竟,人是群居動物,沒有誰可以脫離人際關系而獨自存活。
我非常喜歡的一位漫畫家“蔡志忠”,在他的演講中說過這樣一段話:“學歷是銅牌,能力是銀牌,人際關系是金牌?!?/p>
這段話我是絕對贊同的。
在心理咨詢當中,不乏有高學歷以及高能力的求助者,他們的苦惱正是來源于人際關系。人際關系又包括:和同學/同事的關系、和領導的關系、和朋友的關系、和家人的關系等。
這些關系,有一個處理不好,就夠人頭疼的了??膳碌氖牵械娜藥缀跛嘘P系都處理不好。
生活在人際關系世界的我們,實在無法做到獨善其身。
人際關系糟糕會有哪些表現(xiàn)呢?
1、無法開始和融入一段關系;
2、在與人交往中不被喜歡;
3、在關系中,熱情得不到回應;
二
人際關系中的
無法融入該如何化解?
人際關系的無法融入,是這樣的一幅畫面:一群人圍成圈玩,而你站在圈的外面,圈的里面沒有你的位置,你怎么也擠不進去。
這是一種孤獨的景象,而造成這種景象的原因有3種:
1、這個圈子已經(jīng)形成了自己的系統(tǒng),他們不需要你的加入
人際圈子是有著它獨有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當圈子里的人已經(jīng)進入到了親密無間的狀態(tài),他們是不歡迎外來者加入的,因為外來者的加入,會打破原本人際圈子的結構,會給原有的圈子帶來不適感,于是他們干脆就選擇“外來者莫入”。
強扭的瓜不甜,強融的關系注定痛苦。
2、你的身上太多的防御,他們覺得你不好相處,不歡迎你加入
無法融入人際關系的另一個原因來源于我們自身,當我們的身上有著太多防御的時候,別人是可以感覺到的,人家覺得和你相處起來會很費勁,溝通成本太高,自然會不愿意和你玩。
而即便他們歡迎你來到他們的圈子里,你的防御也會使你緊緊地保護好自己。即便你呆在了圈子里面,有了自己的位置,無法融入的感覺也不會消失,防御始終都會成為你的自我禁錮,將你與他人隔絕開來。
3、你沒有為這個圈子提供價值
人際關系的本質是一種價值交換,當你無法給他人帶來實際價值時,他們也不會歡迎你的加入。
價值取決于什么?
價值取決于心理需求,每個人的心理需求都不太一樣。
小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jīng)懂得價值交換的奧秘,他們在出去玩的時候會帶上吃的、喝的、玩的,目的就是與人分享。
分享本身是一種快樂,同時也是一種價值交換。
比如,有的孩子出去玩時會帶上喜歡的玩具。這個時候,玩具的功能有兩種:一種是自己玩,一種是和小朋友一起玩。當他想要和某一個小朋友玩的時候,就會把自己的玩具拿出來和人交換或者共同享用。
交換的次數(shù)多了,一來二去,兩個人也就成為好朋友了。此時,玩具成了融入關系的敲門磚。
當小朋友拿著玩具在人多的地方玩時,即便他不去找小朋友,小朋友也會主動來找他,因為他手里有吸引人的東西。即便沒有人來找他玩,他也可以在媽媽的身邊自己玩,這個時候就不存在“無法融入”的問題,因為他總是有選擇的。
人際關系的本質是一種交換,對于大人、小孩都一樣,如果你能為他人帶來價值,不用你主動做些什么,人們就會來找你的。關鍵是,你身上有沒有別人想要的東西。
三
為什么你在人際關系里
總是不被喜歡?
在人際關系里不被喜歡,想想就很難受,不被喜歡并不是一個中性的描述,它的里面透露著排斥和拒絕。
在心理咨詢當中,也經(jīng)常有人問我一個類似的問題:“別人不喜歡我怎么辦?”。
老實講,這個問題會把人引入死胡同,沒有出路。
為什么這樣說呢?
首先,你沒辦法決定別人是否喜歡你這件事。
其次,總有人會不喜歡你。
既然意識到這個問題是個死胡同,我們就必須要學會轉彎,為自己尋找新的出路。
這個時候,我會問來訪者幾個新的問題,
比如:
“你會喜歡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你喜歡自己嗎?”
第一個問題,會幫助人們找到“被人喜歡”的特質。人們的“喜歡”總是有緣由的,這些緣由里就蘊藏著交換的價值。
第二個問題,也很關鍵,因為如果你都不喜歡自己,你都拒絕自己,別人也很難會喜歡你。
為什么你不被喜歡?原因能找一大堆??墒牵銜膯??你確定你改了別人就喜歡你嗎?當別人不喜歡你的時候,你能左右他的感覺嗎?
這些問題都是未知數(shù)。
所以,與其在意別人喜不喜歡你這件事,不如你先喜歡上自己,做好自己。
有一句話說:“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你無需費力地討好別人,只需做好自己。當你閃閃發(fā)光,不那么在意別人看待你的眼光時,反而更加容易吸引別人的喜歡。
四
在關系中熱情
得不到回應怎么辦?
在關系中,熱情得不到回應,我猜不是真的沒有回應,而是沒有得到你想要的回應。
熱情沒有得到想要的回應分為幾種情況:
1、你的熱情來的不是時候
假如,“熱情”是一個人,他沒有打招呼就去了朋友家,結果朋友家的門是關著的,“熱情”給朋友打了個電話,但是朋友在忙。
這就說明“熱情”來的不是時候,來的不是時候的熱情,又怎會得到朋友周到的對待呢?
2、你的熱情不是對方需要的
我們繼續(xù)把“熱情”化身為一個人,這一次,他來的是時候了,去朋友家時給朋友帶了自己最喜歡的花,但是朋友根本不喜歡花。這個時候,“熱情”也不會得到他想要的回應。
給別人他需要的東西,才能真正地完成價值交換,否則,你的熱情也只是自己的一廂情愿。方法不對,努力白費。
3、熱情里帶著強烈的目的
當你帶著熱情與人交往時,別人揣摩不透你的心思,是不敢接收你的禮物的。同樣的,如果你的熱情里帶著強烈的目的,別人也會不太敢接收,因為他會擔心收下了你的熱情未來會償還不起。
雖說人際關系是一種價值交換,但是目的性太強,也會成為人際關系的阻礙。
畢竟,關系不是事業(yè),不是以贏利為目的的。關系是一種互惠,你對我好,我對你好,我們一起去為關系澆水施肥,才能讓關系獲得長久的發(fā)展。
4、熱情短暫
短暫的熱情,無法將關系捂熱,關系是慢慢養(yǎng)起來的。
如果你只是三分鐘熱度,別人也會很快退卻。
短暫的熱情就像龍卷風,不僅無法捂熱關系,反而會把對方嚇跑。
5、熱情給錯了人
有些人,根本不需要你的熱情。
有些人,根本不想和你有什么關系,這個時候,你再熱情也是無用的,甚至可能會增加別人對你的討厭。
給錯了人的熱情,是一種精力與感情的浪費。
在合適的時候,對合適的人,帶著適度的熱情,是一門學問。
這需要我們對自己,對他人,對環(huán)境都有著敏銳的體察。
總之,想要熱情得到回應,是需要花費心思的,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可以給出什么,以及別人需要什么。
五
你和自己的關系,
才是關鍵
文章的開頭,朋友提到的問題,前三個都已拆解,接下來是最后一個,也是關鍵的一個:“只能裝作無所謂”。
“只能裝作無所謂”,是繼不被喜歡,熱情得不到回應,無法融入人際關系之后最終體現(xiàn)出來的一個結果。但是它,是結果也是原因。
如果前面三個問題都在說一個人和他人的關系,那么“只能裝作無所謂”在說的是一個人和他自己的關系。
當一個人在人際關系里面臨著不被接納、拒絕甚至嫌棄時,真的無所謂嗎?
答案是否定的,裝作無所謂,實際上在做的事就是捂住自己的傷口說“我不痛,我一點都不痛”。
但是,受傷之后裝作無所謂并不會減少傷痛,它反而會加重傷痛,讓傷口難以愈合。這,是我們對自己的冷漠和回避。
傷口無法愈合,會引發(fā)一個人對人際關系的敏感和防御,它會令人際關系走向不好的循環(huán),它所帶來的結果就是讓“不被喜歡,熱情得不到回應以及無法融入人際關系”的現(xiàn)象持續(xù)發(fā)生。
別人可以對我們的受傷說不,因為我們無法讓別人來為我們的受傷買單,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對待自己的方式。
受傷的時候,你不是只有裝作無所謂一個選擇,你還可以選擇承認自己的受傷,然后安撫受傷的自己。
那個受傷的自己是那么的不容易,他費盡心思都還是沒有贏得別人的喜歡,他那么努力還是無法融入一段關系,他的熱情總是得不到回應,他該有多么的受傷?。?/p>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1198 測試
立即測試
517 測試
免費測試
245 測試
立即測試
288 測試
免費測試
454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