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患有進食障礙的人,常常伴隨有其他顯著的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促進了進食障礙的惡化,并且干擾了治療。
最常見的心理問題之一是就是低自尊。
為了更好地治療進食障礙,首先很重要的就是要去區(qū)分這種負面自我評價的產生是源于進食障礙產生的,還是獨立于進食障礙本來就存在的。
(戴安娜王妃)
大多數(shù)患有進食障礙的人都會進行激烈的自我批評,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未能達到理想的體型、體重和飲食控制目標,這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形式,可以被描述為“繼發(fā)性”自我批評,因為它是源于其他事情的一個結果。
如果都是這種形式的負面自我評價,一般不需要通過治療來解決,因為它通常不會產生阻礙。事實上,一旦進食障礙治療成功后,負面的自我評價就會自發(fā)的改善。
然而,另一群有著極低自尊心的人,其特點是對自我價值進行無條件的、普遍的差評。
因為這種低自尊是持久的,似乎并不依賴于環(huán)境或行為表現(xiàn),我們稱之為核心低自尊。
核心低自尊的人認為他們作為個體的價值很少或沒有價值,將自己描述為“一文不值”、“無用”、“愚蠢”、“不可愛”或“失敗者”。
他們還經常傾向于與他人進行負面比較(“她/他/每個人都比我好/瘦/聰明得多”)。
核心低自尊的人還有一個具體特征——悲觀主義——對未來有著極度消極的看法——和絕望——認為積極的改變幾乎是不可能發(fā)生的。
我們稱這些態(tài)度為“消極認知偏見”,這往往會破壞心理治療的進行。
繼發(fā)性的自我批評和低自尊人格的區(qū)別(如圖):
(資料來源: Riccardo Dalle Grave, 醫(yī)學博士)
核心低自尊也是促進神經性厭食癥或神經性貪食癥發(fā)展的危險因素。
此外,它總是持續(xù)很久,但很難確定它什么時候開始出現(xiàn)。
當核心低自尊與進食障礙共存時,它通過影響兩個主要進程來阻礙進食障礙的改變:
1、由于他們對自己的消極看法是無條件和具有普遍性的,所以他們幾乎看不到康復的希望。
2、核心低自尊的存在導致個人過度用力地去控制自己的體型、體重和飲食,以試圖克服他們的無價值感。
所以說,對于核心低自尊,除非直接解決低自尊,否則進食障礙治療成功的機會很小。
(電影·骨瘦如柴)
增強認知行為療法 (CBT-E) 是一種經認證的,針對成人和青少年進食障礙的治療方式,它通過兩種方式治療低自尊心問題:
1、直接的方法,使用認知行為程序(Fennell,2016 年)。
2、間接的方法,通過增強人際功能來進行治療。
如果患者有明顯的認知偏差,最好的辦法是直接解決自尊心低下問題。
但如果說患者有能力創(chuàng)建一個自我維持的積極人際關系網絡,那間接方法可能更適合。
如果選擇間接治療的方法,說明在心理咨詢師看來,提高患者自尊的最佳方法是提高他們人際關系的質量。
另一方面,如果說選擇直接治療的方法,核心低自尊應該使用標準的認知行為策略和程序來進行治療。
與 CBT-E 的其他附加模塊一樣,它應該與進食障礙一起治療,每個模塊都要分配一半的議程時間。
在任何情況下,自尊的改變通常由其他領域的改變來促進,例如進食障礙的改善或人際交往功能的改善。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812 測試
立即測試
323 測試
立即測試
266 測試
立即測試
3065 測試
立即測試
454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