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生活在社區(qū)中的——人類,我們總是面臨著與他人的信息交流。這種信息交互方式并不局限于交談。識別別人的眼睛、外貌、動作、氣味等信息會影響我們的注意力。
別人的這些信息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認知的?
01.世界上有你和他們。
雖然許多動物形成緊密的社會聯(lián)系,具有復雜的等級制度,但人類社會往往被描述為更高層次的社會——“超級社會”。
人類社會生活的復雜性要求我們高度善于感知、理解和預測他人的行為。人們需要不斷思考別人在做什么或在想什么,無論是早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規(guī)劃政治運動,下棋時盡量小心,還是參加儀式慶典。這就對人類的認知提出了非同尋常的挑戰(zhàn),因為別人往往在感知、性格、能力、意圖、信仰等方面都與自己不同。在社會中,與他人的合作往往涉及到生理和心理的協(xié)調,以及接受他人觀點的能力。
雖然大量數(shù)據(jù)揭示了自我認知在基本認知過程中的首要地位,但也表明,即使我們的注意力表面上集中在自己的決策上,人類的認知也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在過去的十年里,大量的研究表明,人們計劃行動,形成記憶,并關注環(huán)境的各個方面。這些動機不僅受自己的觀點和目標的影響,還受到周圍其他人的想法和目標的啟發(fā)。
總之,我們看到的世界是一個自我和他人的世界。
他人對認知過程的影響被定義為互動。
02.“我偶然學會了你的咒語”
如果你和一個很喜歡打響指的朋友在一起,在他害怕的時候做夸張的動作,過了一段時間,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你無意中做了某人的“招牌動作”。甚至可能沒必要在一起很久。和一個面部表情夸張的人交談后,你也可能在后來和別人交流的過程中“突然看到那張臉”。
“運動感染”被描述為無意識地、不自覺地模仿他人的行為、姿勢和面部表情。
這種無意識模仿行為出現(xiàn)的一種可能的解釋是,觀察別人的行為會使我們在自己的大腦中模擬出別人的行為,從而促進我們對別人的理解。這些自動模仿效果被歸因于各種功能。至于面部和姿勢模仿,人們認為它們的作用是增加個體之間的聯(lián)系,自發(fā)地模仿他人的行為。有些人認為這可以提供一種理解行為的方式。
03.“別過來,你會影響我的定位的?!?/strong>
即使我們不一起行動,另一個人的存在也會導致人們自發(fā)地占據(jù)另一個人的空間位置。
例如,當需要描述場景中對象的位置時,另一個人的存在可以將人們的描述從以自我為中心的參考幀改變?yōu)槠茀⒖紟?/p>
這個現(xiàn)象可以通過一個任務來理解:參與者必須回答關于物體位于哪里的簡單問題(例如,蠟燭的哪一邊是菠蘿?)。這些物體在屏幕上顯示時,也有參考字符(人在物體后面),人的左右判斷往往是參考字符在屏幕上的視圖而不是自己的視圖。
在其他人的視角對我們感知的影響的一個最明顯的例子中,當視覺忽視的患者從另一個人相反的視覺空間視角看物體時,以前被忽視的物體現(xiàn)在可以被檢測到。這提供了證據(jù),證明他人的存在會改變人們對環(huán)境感知的參照系。
04.“看來這就是你說的”——互動的記憶效應
如果我們認為別人相似,那么別人的關注會幫助我們提高記憶力。在一系列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如果參與者被給予其他相似的人正在經(jīng)歷這些刺激的印象,他們的記憶(例如單詞的記憶)就會增強。而且如果別人的行為和我們不一樣,可能會干擾我們自己的記憶。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他人的存在會影響我們對環(huán)境中物體和事件的基本記憶。
此外,其他人吸引我們注意事件的方式似乎會影響我們保存的信息類型。比如你和別人一起經(jīng)歷一個事件,對方提到“今天幾號”“現(xiàn)在幾點了”等時間信息,你的大腦更容易先記住事件發(fā)生的時間。
在社會生活中,別人的信息干擾記憶是很常見的。例如,集體記憶效應——曼德拉現(xiàn)象,即“目擊者證詞”,其結果受到質疑證詞時不同質疑方法的影響,這些記憶扭曲的背后是他人信息對我們認知過程的影響。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812 測試
立即測試
1891 測試
立即測試
337 測試
立即測試
179 測試
免費測試
536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