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故事,無非就是暗戀,世界上最容易保全也最容易毀掉的感情。”
這是小說《暗戀?橘生淮南》里的一句話。
女主角洛枳暗戀男主角盛淮南,盛淮南是理科第一名,洛枳就努力考到文科第一,但她只敢默默走在他的身后。暗戀者仿佛在暗夜中獨自舉著火把,小心翼翼地呵護著火焰,抵御冰冷現(xiàn)實,卻未曾注意火焰溫暖自己的同時,又灼傷了身體。
我一定要保住火把的光和熱 | giphy
一廂情愿的暗戀為什么會發(fā)生?暗戀者怎樣讓自己過得更舒服一些,不至于被手中的火把灼傷呢?
暗戀真的會讓人痛,生理上的
在英文中,與“暗戀”最為相近的一個概念是“unrequited love”,即“沒有回報的愛”,也可以譯為單戀或者單相思,一種付出無法得到同等回報的愛。
布林格爾在2013年給出了單戀的五種形式:
五種單戀
喜歡某個人但因為一些顧慮沒有表達自己的情感
迷戀某個不在身邊的人(如追星)
追求某個人但被拒絕了
分手后依然愛著前任
不對等的戀愛關系(如一方只是為了生子)
我們?nèi)粘I钪械陌祽伲菃螒俚牡谝环N形式。
雛菊花語:深藏心底的愛|《雛菊》
單戀是一種普遍的體驗。有美國研究者在心理學課程上調(diào)查了單戀別人或者是拒絕別人求愛的經(jīng)歷,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在五年內(nèi),92.8%的人經(jīng)歷過至少一次中等或強烈程度的未曾得到回報的戀情。
其他研究者則詢問大學生和高中生在過去2年內(nèi)經(jīng)歷不同種類戀愛的頻率,發(fā)現(xiàn)單戀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是相戀的4倍以上。
也就是說,人們每看見1次兩情相悅的戀愛,背后就有4場單戀悄然發(fā)生。
不是每個人都戀愛過,但幾乎每個人都單戀過。單戀往往會帶來沮喪、悲傷、痛苦、自卑等復雜的負面感受。普遍的單戀,隨之而來的是普遍的心傷。
單戀者投入感情,卻被喜歡的人忽視,當人們覺察到自己并未獲得單戀對象的重視,所渴望的社會聯(lián)結(jié)受到威脅時,會體會到非常強烈的社會性疼痛(Social Pain)。
社會性疼痛與生理性疼痛之間有著共享的神經(jīng)生理機制。例如,當我們感受到被對方拒絕,被排斥的時候,背側(cè)前扣帶回的活動會增強,這與軀體傷害引發(fā)的腦區(qū)激活模式很相似。
也就是說,即使并未發(fā)生身體損傷,我們也會產(chǎn)生與疼痛相關的感覺。暗戀的“心痛”,是真的會痛。
如此痛苦,為何還要堅持單戀?
在單戀中,幻想的甜味轉(zhuǎn)瞬即逝,大部分時間都是苦澀的底味,卻有如此多的人甘之如飴,一項關于單戀的經(jīng)典研究對此提出了三種可能:
與此人保持密切關系的潛在價值
單戀者感知到的價值越大,單戀的愛火就燃燒得越劇烈。就像《暗戀?橘生淮南》里的盛淮南一表人才、成績優(yōu)異、心地善良,受到學校女生的歡迎,洛枳因此對優(yōu)秀的盛淮南暗生情愫。
與此人發(fā)展出密切關系的可能性。
感知到暗戀對象回應的可能性越大,單戀者就陷得越深。在電影《初戀這件小事》里,小水因為阿亮學長知道自己的名字就興奮得手舞足蹈,她努力學習、開始護膚、參加很多社團,讓自己綻放光彩的每一分努力,都讓她覺得離阿亮更近一步。
感受到暗戀對象哪怕很簡單的互動,對暗戀者來說都是莫大的獎賞與強化。
我成為學校風云人物了,你會喜歡我吧|《初戀這件小事》
愛這個人的感覺給自己帶來的好處
暗戀久了,暗戀者會迷戀暗戀的感覺,會被自己那盛大的暗戀感動。
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里,女主人公從13歲第一眼見到小說家,便開始暗戀小說家。但直至11年后她兒子病逝,她才給暗戀對象寫了訣別信。小說家的存在于她就足夠特別,連他的目光,她都覺得是對她的愛撫,但小說家對此一無所知。
你不經(jīng)意的一瞥是我的一眼萬年|《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在讀者看來,小說家明明是個不負責任的“海王”,女主人公卻依然為愛癡狂,因為她愛上的是愛上小說家的感覺。這種感覺已經(jīng)成了她的寄托、人生的意義,能夠支撐她在窮困潦倒時努力生活。
暗戀者怎樣讓自己好受一點
絕大多數(shù)的暗戀,都不是兩個人幸福地在一起的結(jié)局。
暗戀的過程往往是懵懂而又折磨的,只要沒被戳破,暗戀就有著無限可能,人就能沉浸于沒有邊界、沒有終點的幻想中。
暗戀是自己按下的開始鍵,那么理應也能在自己的腦海按下停止鍵。但現(xiàn)實卻是暗戀者早已上頭,很難停下。他們就像被激情的幻想鎖在籠子里,鑰匙就在手中,卻根本說服不了自己使用它。
研究也發(fā)現(xiàn),單戀比相互愛慕在情感上更強烈,同時也會帶來更多的情感動蕩。暗戀者可以怎么做,讓自己感覺好受一點呢?
先問幾個問題審視自己
暗戀者可以試著去回答這些問題:
暗戀七問
我在暗戀中獲得了什么,或者說希望獲得什么?
與暗戀對象戀愛的可能性有多大?
繼續(xù)這段暗戀對我而言是有利的嗎?
我經(jīng)常陷入暗戀嗎?
暗戀是我成年后唯一的戀愛形式嗎?
暗戀是不是已成為我的一種行為模式?
是否可以建立與家人、朋友或其他人的關系,從其他途徑滿足我的歸屬感需求?
阿倫發(fā)現(xiàn),依戀焦慮或回避型的人,更容易陷入單戀,他們對自己的認知都是消極的,前者想要親密關系卻又很容易擔心自己被拋棄,后者則會直接從根源上避免與他人保持親密的關系。
容易反復陷入暗戀的人可以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明確自己對親密關系的需求,從而建立健康的親密關系。
前文提到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女主人公介紹自己出身于“寒酸的會計員家庭,父親已經(jīng)死去”,走進小說家的公寓成了她“童年時代最美好的一段經(jīng)歷”。
她癡癡暗戀小說家11年的經(jīng)歷或許正和她童年被忽視的經(jīng)歷有關,她需要自我覺察,需要家人朋友的愛與支持,也許還需要心理咨詢師的幫助,才能從卑微、痛苦的暗戀中恢復。
改善對浪漫的認識,減少對互動的想象
2022年胡木(音譯)對中國樣本的研究發(fā)現(xiàn),暗戀者持有越強烈的浪漫信念,出現(xiàn)越多與暗戀對象互動、交往的想象,就會在單戀中陷得越深。
也就是說,如果暗戀者對愛情持有一系列理想化的美好想法(如“單戀是充滿審美價值的高度浪漫的情感形式”),就會更頻繁地腦補與單戀對象的互動場景,被想象中完美的暗戀對象迷住,進一步使這段單戀更堅定。
如果暗戀者通過第一部分的自我審視,發(fā)現(xiàn)這段單戀是無法實現(xiàn)的,或者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更大,想要告別這段單戀,可以試著駁斥自己不現(xiàn)實的浪漫信念(如“浪漫的單戀是藝術創(chuàng)作,我需要的是相濡以沫的愛情”),并在發(fā)現(xiàn)自己上演“幻想小劇場”時立馬喊停,逐步擺脫上頭的單戀。
畢竟小說只是小說,戀愛后發(fā)現(xiàn)暗戀對象“真實的一面比你想象的還要美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幸運。
幽默地自嘲,讓你更幸福
暗戀者們也可以多采用打趣的方式看待自己走過的路,試試用雙關、反諷、比喻、諧音等方式重新解讀自己的言行舉止,就像王心凌唱的那樣,“笑一笑沒什么大不了”。
2021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單戀所帶來的負擔會降低幸福感,但幽默的應對方式,可以有效緩解這種負擔對幸福感的負面影響。
艱辛又爆笑的暗戀之路|《月刊少女野崎君》
就像《月刊少女野崎君》中的佐倉千代試圖向喜歡的人野崎梅太郎表白,總是說不出口的她最后只能得到他的簽名,在女同學們聊“男人送什么意味著有戲”時,她大方分享自己收到過“簽名色紙”。
歷經(jīng)一整季,千代的心意(大概)都沒被野崎接收到,但這場暗戀對她來說絕對是酸甜的回憶,而非痛苦的掙扎。
遇見更好的自己
無論是暗戀還是其他形式,能夠維持發(fā)展的愛,都意味著自我的成長。
在《四月是你的謊言》里,宮園薰小時候被鋼琴天才有馬公生吸引,為了能與他合奏而學小提琴。在公生頹廢時,她勇敢地制造了偶遇,編制了一個善意的謊言,用自由隨性的演奏、燦爛甜美的笑顏和溫暖支持的陪伴,帶他走出了陰霾。
努力了十年,才敢走到你面前|《四月是你的謊言》
心理學家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一書中總結(jié)了各種形式的愛包含的共同基本要素,排在第一位的是“給予”,指一個人在愛中迸發(fā)生命力,在對所愛之人生命和成長進行積極關注的過程中,感受到自身的價值。
無論是暗戀還是明戀,單戀還是相戀,愛都不應該是負擔。愿你對他人的愛意,都能化為你跨越艱難的動力,成為你人生旅途的有趣一頁。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588 測試
免費測試
1891 測試
立即測試
288 測試
免費測試
437 測試
免費測試
416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