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年輕人的婚姻問題受到廣泛關注,年輕人對婚姻產生了更多元的看法,也對離婚、不婚等情況有自己的態(tài)度。
(圖源網(wǎng)絡,侵刪)
而根據(jù)《中國居家養(yǎng)老服務體系建設與老年人生活質量提升研究》的調查[1],相較于年輕人而言,老年人的婚姻狀況更為穩(wěn)定,有配偶的老年人仍是大多數(shù),離婚率和未婚率很低,老兩口共同生活是目前老年人家庭的主要結構。
如果說婚姻是本難念的經(jīng),或許我們可以從老年人身上“取取經(jīng)”?
老年人婚姻里的「甜」
根據(jù)《中國人口老齡化和老齡事業(yè)發(fā)展報告》[2],老年人的婚姻狀況是指老年人在婚姻方面所處的狀況,一般分為未婚、有配偶、離婚、喪偶四類。老年人的婚姻處于何種狀態(tài)對于其健康水平、經(jīng)濟收入、照料方式、生活方式、社會支持等多方面都有很大影響。處于不同婚姻狀況下的老年人,他們的需求和面臨的問題往往也不同。
好的婚姻可以幫助夫妻共同應對諸如健康、經(jīng)濟等問題帶來的生活壓力,高質量的親密關系能夠讓我們更加健康和幸福?;橐鲫P系對老年人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3]:
第一,健康的婚姻關系能夠提供情感方面的支持。
配偶的情感支持包括互相傾聽、尊重、理解等要素,健康的婚姻關系不僅有助于我們更有效地了解伴侶的內心,還能幫助我們解決感情中的問題,讓我們和伴侶更長久地走下去。
工作中遇到不開心,伴侶可以陪伴你、開解你,并且?guī)椭惴潘尚那?,即使在不同的專業(yè)領域,來自伴侶的關心和情感支持,那些工作中的困難和不開心,似乎也沒有那么難以應對和解決。
第二,良好的婚姻關系能夠帶來充足的安全感和完備的生活支持。
在良好的婚姻關系中,夫妻中的一方遭遇困難時,另一方會給予全方位的關懷和支持。
比如當一方的身體健康狀況出現(xiàn)嚴重問題時,另一方不僅可以提供生活上的照料,還可以給予伴侶精神上的支持,通過鼓勵安慰讓對方感受到“不管生老病死,我始終在你身邊”的安全感。
第三,良好的婚姻關系對健康具有保護作用。
良好的婚姻關系對健康的保護作用體現(xiàn)在夫妻雙方對彼此行為和生活方式的糾正和正確引導上。
比如在許多中國老年夫妻之間,妻子對健康的意義和價值會更加重視,她們便會更多地激勵和監(jiān)督丈夫保持有益的健康行為:減少或者停止吸煙酗酒、保持正常的作息規(guī)律、堅持鍛煉身體等。
勸誡老年人改正壞習慣時,老伴一句貼心的話可能就會起到意外的積極作用。比如妻子會說:“哎呀咱都多大歲數(shù)了,以后可不能吃這么咸的飯了,要注意身體健康,咱倆一起少生病?!?/p>
一項2018年的調查追蹤了6272位老年人,通過分析老年人的日常活動能力、抑郁情緒和婚姻滿意度的現(xiàn)狀與相互關系,展示了婚姻對于老年人健康的積極作用。
結果顯示,在日?;顒幽芰?、抑郁情緒和婚姻滿意度上,男性老年人優(yōu)于女性老年人,城市老年人優(yōu)于農村老年人。婚姻滿意度在男性老年人日?;顒幽芰εc抑郁情緒間存在調節(jié)作用,男性老年人婚姻滿意度越高,日?;顒幽芰σ钟羟榫w的影響越小[4]。
鄭州市58歲自駕阿姨蘇敏出走,決定“后半生為自己而活”
(圖源網(wǎng)絡,侵刪)
老年人婚姻里的「傷」
喪偶讓人心碎。
根據(jù)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的介紹,截至2021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占總人口的18.9%。
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也就是說,隨著老齡化的加速和老年人口的增多,喪偶老人的數(shù)量也將增多。
與中青年人口的婚姻特點相比,喪偶是老年群體最為突出的婚姻特點。世界上老年人喪偶是非常普遍的,隨著高齡化趨勢的發(fā)展,老年人喪偶率在不斷提高,特別是女性老年人的喪偶率上升得更快。
《一個人最后的旅程》一書中介紹了女性面對喪偶的現(xiàn)實情況[5]:在經(jīng)歷喪偶和離婚后,女性沒有再婚的可能性比較大,甚至75歲以上長壽女性的喪偶率超過了配偶擁有率。
尤其是獨居喪偶老年人的現(xiàn)狀亟需關注,喪偶使老年人失去了支持的最主要來源——配偶,引起了社會支持網(wǎng)絡的改變,子女等家庭成員此時成為最重要的支持來源。但是,獨居喪偶的老年人不僅缺少配偶的支持,也缺少來自家人的關懷和必要的生活照顧,使他們感到缺乏情感支持及寄托,相比與家人同住的喪偶老年人,獨居喪偶老年人的情感支持少,更容易產生抑郁情緒[6]。
為什么喪偶對老年人生活影響這么深遠?
《生命歷程事件與中老年健康》一書對此做了解釋[7]:一方面,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社會網(wǎng)絡關系不斷收縮,婚姻關系在老年人的社會關系網(wǎng)絡中變得愈發(fā)重要。一旦發(fā)生喪偶,便會讓老人失去了這份依靠和陪伴,失去了可傾訴的對象,從而容易陷入孤獨、抑郁的精神狀態(tài)。
北京菖蒲河公園著名的“老年相親角”,每周二周六,很多中老年男女都會聚集在這里
(圖源網(wǎng)絡,侵刪)
另一方面,子女都有自己的生活,對老人的關心和關愛有所缺失。再加上大部分社區(qū)建設落后、社區(qū)職能發(fā)揮不足,社區(qū)公共基礎設施的不健全以及社區(qū)文化氛圍的缺失,都會使喪偶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單調,內心更空虛。
總而言之,年齡越大,喪偶對個體健康產生的負面影響越大。
寫在最后
霍妮在《婚姻心理學》對于美好婚姻的期許[8]:「美好的婚姻就是相互滋養(yǎng)」?;榧s是應該遵守的承諾,是公開了的海誓山盟,是遇到任何艱難險阻也要履行的誓言,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全身心的奉獻。
同時,關于怎么擁有美好婚姻,霍妮也有她的回答。女人經(jīng)常這樣問:“為什么他不像我愛他那樣愛我?”男人經(jīng)常這樣想:“為什么她總是輕易地蔑視我、不顧及我的感受?”
那么,怎樣改變這一切呢?那就是理解和尊重。只有認可對方,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愛、去理解,這樣的感情可以稱之為愛。如果夫妻之間存在著這樣的愛,無論周圍人說出什么猜疑的話,他們都能做到真正的理解,完全相信自己的配偶。
《Friends》中MIke如此理解Pheobe的奇奇怪怪
(圖源網(wǎng)絡,侵刪)
詩篇《長命女·春日宴》的內容:一愿郎君千歲,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幸福的婚姻總是相似的,借鑒老年人幸?;橐龅慕?jīng)驗,如何經(jīng)營好自己的婚姻是身處其中的夫妻可以思考的問題。
愿你既有青梅竹馬的心動,也有白頭偕老的相守。
投票:以下選項中,哪一種是你最常見到的老一輩婚姻的狀態(tài)?(單選)
兩人相伴到老,和諧幸福,恩愛如初。
兩人雖偶爾有小爭執(zhí),但吵吵鬧鬧也過了一輩子。
一個人先走了,剩下的老伴撫養(yǎng)兒孫,頤享天年。
一個人先走了,剩下的再婚了,日子繼續(xù)過下去。
少年夫妻老來散,再長的陪伴終究敵不過兩人日常的磕絆。
其他,歡迎留言評論~
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是我們文化中流傳千年的幸福和浪漫。雖然隨著社會形態(tài)的演變,現(xiàn)在年輕人中不婚和離婚的比例有所增加,但學堂君覺得,大家對愛的期盼仍是同樣的,只是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有些人走了不需要婚姻的那條路,有些人從不幸福婚姻那邊繞了一下路,而殊途同歸,大家最終都期待“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1054 測試
立即測試
454 測試
立即測試
1481 測試
立即測試
559 測試
立即測試
459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