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和你聊聊,動力不足。
一輛車,如果動力不足,會無法提速、行駛緩慢無力,上不了坡……亟待修理或者換掉。
那么一個人,如果動力不足,會怎樣呢?
活是活著的,但活得像行尸走肉;日子是混得下去的,但一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就出問題。
生活的坡擺在眼前,可他們就是提不起勁、使不出力……而且這樣混日子,他們也并不快樂,反而痛苦不堪,疲憊無力,長此以往甚至憋出抑郁癥。
我在咨詢中經(jīng)常遇到被動力不足所困擾的案例,而且各個年齡階段的人都有。
對于小學生、初中生而言,可能表現(xiàn)為不適應學校環(huán)境、厭學、人際關系敏感;
對于大學生或研究生而言,是掛科、逃避寫論文、失眠;
對于上班族更普遍,不想上班,無比疲憊,工作壓力很大,經(jīng)常處于崩潰邊緣……
他們到底怎么了?為什么就不能好好學習和工作,甚至好好生活呢?
01
為什么一個人會動力不足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如果你或者你身邊的人有這樣的困擾,可以想想是否有類似的成長經(jīng)歷?
?從小父母經(jīng)常吵架或打架;
?父母離異,在單親家庭長大;
?父母對孩子經(jīng)常責罵甚至打孩子;
?小時候跟父母有長時間分離,比如在爺爺奶奶家、外公外婆家或親戚家長大;
?很小就上全托或寄宿學校;
?父母(養(yǎng)育者)批評指責比較多;
?從父母那得得到的支持和鼓勵很少;
?小時候父母很少跟我們一起游戲玩耍;
?父母與我們的情感互動很少,經(jīng)常忽視我們的感受;
(上面的父母,也同時指主要撫養(yǎng)者)
總體而言,不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以及總是被父母(或主要撫養(yǎng)者)忽視的孩子,更可能缺乏一個對于人的健康發(fā)展至關重要的東西——安全感。
安全感不足會讓我們本能感覺自己是不好的,外在環(huán)境是不那么安全的,外面的人有可能對我們有敵意,自己有可能被傷害的。
安全感不足的人在人際關系中會非常敏感,格外在意別人的語言和行為。
外在好的評價,他們無法相信,總覺得對方只是表面應付或者是對方如果了解真實的自己后就不會這樣說了;外在壞的評價會讓他們耿耿于懷,難以消化。
他們內在的力量大部分都用在了內耗上,非常疲憊,無法放松,很難從關系中得到滋養(yǎng),也很難適應新的環(huán)境。
因此在面對人生稍有挑戰(zhàn)的事情時,他們會更加在意外在評價,也更有壓力。
為了把事情做好,可能會設定很多完美計劃,總覺得按這個計劃執(zhí)行,一定會取得比一般人厲害得多的成功。
但計劃可能沒開始他們就已經(jīng)放棄了,或者計劃執(zhí)行中遇到一點挫折,他們就會放棄、逃避。
02
車子動力不足,可以修理;
人動力不足,該怎么做?
今天結合我做的一個真實案例,談談解決這類問題的一種很有效的方法:動力催眠。
昊然(化名),男孩,正在上高一,個子很高,超過1米7,但他總喜歡低著頭,顯得沒精打采。
由于爸爸媽媽都比較忙,昊然出生后幾個月就被送到老家,由爺爺奶奶帶大,父母兩周或者一個月才回去看一次,直到小學才和父母一起住。
昊然從小就很乖很懂事,周圍的人也非常贊賞他這一點。爺爺奶奶夸,父母也夸,老師也夸。
但就是這樣一個乖孩子,學習成績也很好,卻一直孤僻,幾乎沒有朋友。
初二時曾與同學發(fā)生矛盾不想上學,后來通過父母的說服和老師的疏導順利畢業(yè)。
后來考進了一個非常好的高中,在新的班級中,昊然的成績被比下了,學習壓力很大。
再加上高中住校,昊然跟宿舍的人關系不太好,睡眠也不太好,所以越來越討厭學習,上課無法集中注意力,成績也越來越差。
高一下學期,昊然情況沒有好轉,跟父母說不喜歡這個學校,要轉學或者休學。
第一次咨詢是父母和昊然一起來的,詳細了解昊然的情況和成長經(jīng)歷后,我建議通過動力催眠來幫助昊然。在昊然和父母同意的情況下,開始了第一個階段10次的動力催眠。
a. 第一階段動力催眠
人腦中意識只占10%左右,剩下90%左右屬于潛意識,這是我們無法覺察的部分,但卻控制著我們的大部分行為,所以真正的改變,需要從潛意識入手。
比如孩子自己也想學好,但這個想法只是來自10%的意識部分,潛意識沒有動力的話,很難有行動力。
動力催眠是在我們意識清醒的情況下,也啟動潛意識,從而讓意識和潛意識更加和諧統(tǒng)一,讓我們想做什么時,會更有動力去執(zhí)行。
動力催眠每次60分鐘,除了前后有簡短的評估溝通外,都是在咨詢的引導下進行催眠的流程。
昊然屬于內心想法比較多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在前幾次催眠時他反應很少,基本沒什么感覺。
在第4次動力催眠后,昊然的焦慮和抑郁情緒評估明顯減少了很多。他也反饋自己上課也基本能集中注意力了。
第一階段10次動力催眠結束后,效果很明顯,昊然狀態(tài)好了很多,人變得開朗和積極了一些,也沒再提換學校和休學的事。
跟家長和昊然溝通后,為了鞏固現(xiàn)在的變化和讓昊然進一步成長,繼續(xù)進行第二階段10次的動力催眠。
b. 第二階段動力催眠
隨著催眠的進行,昊然說睡眠越來越好,能夠搬回宿舍住。
第3次動力催眠結束時,昊然突然主動跟我說,當我在催眠時,引導他手臂不斷抬高時,他為了配合我會不斷抬高手臂,但手臂一直抬高會很累,但又不敢放下來,非常糾結。
后來有一次實在太累了,就把手臂放下來了,但聽到我對他說“你還是做得很好”時,他內心感覺很輕松,同時覺得自己原來可以不用去討好別人。
自此之后,昊然和宿舍同學的關系變好了很多,當他不再像以前那樣敏感時,他覺得他們其實也挺好。
聽到昊然的反饋,我有些意外的欣喜,原來他在催眠過程中還有這樣的心理體驗和成長。
第二階段催眠過程中,昊然參加了學校的考試,成績從年級500名左右,提升到了200多名。
這是順其自然的變化,因為浩然的注意力集中,學習內在動力也增強了,成績自然會提高。
第二階段催眠結束時,昊然的變化由內而外都更加清晰可見:
昊然的目光變得明亮,更有精神,不再總是低著頭,反而能感覺他的活力;他不再厭學,并能和同學和諧相處,不僅成績提高,也覺得自己有能力解決很多困難,這些他更自信,更有成就感。
而父母也不再那么擔心昊然的情緒和成績,他們也能和昊然輕松相處。
如果只是休學或者轉學,很難解決昊然內心的問題,即使暫時安撫了,孩子可以繼續(xù)上學了,下次遇到困難時孩子還是不知道怎么應對。
動力催眠的過程,不僅僅讓昊然內心更有力量,更重要是讓昊然體驗和學會了如何面對和解決問題,讓他相信自己也有能力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
這就是人的內在動力的來源。
03
為什么動力催眠能夠解決
內心的動力不足?
a. 咨詢關系本身就是一種療愈
來咨詢前,父母、老師,包括昊然自己都覺得是自己的問題,他們不斷安慰昊然,告訴他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慢慢適應就好了。
這些看似是理解和安慰,實際上一次次否定昊然內心痛苦的感受,會讓他更加感覺做不到,就是不好的。
孩子不會在指責中強大,只會在欣賞和鼓勵中成長。
通過第一次咨詢,讓父母和孩子從新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不是孩子不好,只是孩子某些能力,由于在成長過程中未得到發(fā)展和練習,不成熟而已。
每周一次的咨詢,漸漸變成了孩子、咨詢師和父母一起協(xié)商、合作和解決,父母的焦慮少了很多,孩子也可以松口氣。
b. 意識清醒,但不會自責
催眠過程中,我們頭腦始終是清醒的,有些人在前幾次可能會睡著,但咨詢師會不斷喚醒,隨著催眠次數(shù)增加,頭腦會更加清醒。
意識對心理成長最大的影響就是會不由控制地擔心、自責和自我攻擊,這嚴重妨礙了心理可能的嘗試和體驗,從而讓我們很難改變。
催眠狀態(tài)下,我們意識清醒,但不會主動思考,也不會自責、自我攻擊,咨詢師的催眠引導會直接作用于潛意識,帶著來訪者一起體驗情緒的起伏和調節(jié)。
這也是做動力催眠的人,好像自己沒刻意做什么改變,狀態(tài)就是越來越好的重要原因。
c. 任何行為都是被允許的
催眠過程中,來訪者一切情緒和行為都是被允許的,都會得到咨詢師的確認和肯定。
就像一個嬰兒所有行為都是被及時回應和允許的,那孩子內心自然會有很強的安全感。同時當潛意識被不斷允許和肯定時,內心動力會不斷增強。
d. 體驗而非知識才是改變的關鍵
道理都懂,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因為道理只是意識層面的知識不是體驗,體驗才是改變的關鍵。
動力催眠的過程就是在反復體驗放松身體,體驗調節(jié)情緒,體驗安全做自己的過程。
體驗過后,內心就會有更多熟悉感和確定感,漸漸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能具備這樣的能力。
e. 動力催眠不植入任何暗示,反而更有效
第一代催眠,直接下暗示語,比如催眠中暗示來訪者內心很強大或者為了戒煙暗示聞到煙味就要嘔吐等,但一般效果很能持久有效;
第二代催眠,通過隱喻故事間接暗示,效果比直接暗示好很多,但畢竟是外來強加的影響容易產(chǎn)生排斥。
動力催眠是第三代催眠,不植入任何暗示,而是通過增加來訪者內在的情緒調節(jié)能力和與潛意識的直接互動,發(fā)展來訪者內在本身的動力。類似把一個好的嬰幼兒養(yǎng)育過程在催眠中不斷模仿和練習一樣。
因此,動力催眠對于青少年和成人在增加內在安全感,對于增加追求目標的內在動力,緩解焦慮、抑郁情緒等方面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如果你也有動力不足的困擾,說明是時候,進入潛意識,重啟你內部的力量。
記住,你值得擁有廣闊的人生,只要你愿意邁出這一步。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轉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288 測試
免費測試
475 測試
立即測試
702 測試
立即測試
701 測試
立即測試
2210 測試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