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以來,抑郁癥勢不可擋地席卷了人類社會。
全球共有約3.5億名抑郁癥患者,隨著抑郁癥患者越來越多,抑郁癥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
比如,很多人開始知道抑郁癥是一個病,而不僅僅是心情不好,不是想開點就會變好。
但是這種了解,卻仍然不全面。
比如,很多人知道抑郁癥是一種病,卻不相信它能治好。
有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大家聽過了很多“患病”的故事,卻沒怎么聽說“治愈”的故事。
作為一名從業(yè)多年的咨詢師,今天,我想分享一個真實的抑郁癥患者,被治愈的故事。
心理咨詢有非常嚴格的保密原則,這個案例是征得來訪者同意后才進行分享的,而她之所以愿意分享,是想用自己的經(jīng)歷告訴大家:
抑郁癥確實不容易痊愈,但是,只要你肯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和機會,治愈也沒有那么難。
一
別人眼中的人生贏家,
究竟為何得了重度抑郁?
小于(化名)是一名大學副教授,丈夫在法律界工作,對她也很好,兩人育有2個孩子。
事業(yè)和家庭都很美滿,妥妥的“人生贏家”。
但她來到我的咨詢室時,已經(jīng)是嚴重抑郁狀態(tài)。
周圍沒人能夠理解她,“你什么都不缺,有什么好抑郁的呢?”,“你是不是吃飽了撐的”,“太矯情了吧”。
現(xiàn)實的美滿,并不能決定內(nèi)心的幸福。
在咨詢中,我慢慢了解到:小于雖然知道丈夫?qū)λ诲e,可是沒辦法真正感受到丈夫的愛;公公婆婆住得離他們很近,經(jīng)常干涉他們,包括生活瑣事和孩子教育,她只能委屈求全。
久而久之,情緒壓抑,易怒易暴躁,但又無法發(fā)泄。
經(jīng)常產(chǎn)生自殘甚至輕生的念頭,而且付諸了行動:扇自己耳光、撞墻,更激動的時候,會沖出去站在馬路中間,或者站在樓頂。
她覺得,是孩子讓她的生活變得如此糟糕。因為孩子出生前,她過得好像還不錯。孩子出生后,婆婆因為教育問題跟她產(chǎn)生了很多矛盾;孩子甚至影響了她和丈夫的關(guān)系。
為此她也會把情緒撒到孩子身上,打罵完又后悔。
最后,她發(fā)現(xiàn),大兒子已經(jīng)受到了她的影響,有時候會說:“那你打死我好了!”有一次被責罵的時候,甚至直接開始打自己的臉。
那一刻,她意識到,孩子成了她的復制品。
這讓她深感恐懼:再這樣下去,事情不知道會發(fā)展成什么樣子。所以,她才來到咨詢室求助。
二
抑郁,只是暫時被卡住了,
找到卡點,是治愈的開始
心理學常說,你跟父母的關(guān)系,就是將來你跟世界的關(guān)系。
所以,為了幫助小于找到“病因”,我們探討了她的原生家庭。
小于是獨生女,但因為父母工作忙,她是在親戚家長大的,一兩個月才能見一次爸媽。
盡管見面次數(shù)這么少,父母還是對她非常嚴苛。尤其是媽媽,從來不夸獎她,還經(jīng)常說極端的話來傷害她,比如說:我攤上這么個女兒,真是夠倒霉!。
聽到這句話,小于崩潰了,開始瘋狂扇自己耳光。
她說:我一直希望父母能以我為榮,但他們好像一直對我不滿意,我在他們眼中永遠是一個失敗者。
發(fā)現(xiàn)了嗎?
已經(jīng)40多歲的小于,已經(jīng)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卻還是在尋求父母的認可。
得不到父母的認可,所以也一直無法認可自己,為此,她還會想尋求身邊所有人的認可。
所以小于在關(guān)系里,一直都是“討好”的姿態(tài)。她常常擔心,要是不做一個乖媳婦,公公婆婆就會不喜歡她;不做一個好妻子,丈夫就會不愛她。
她跟父母的相處模式是忍耐,從不頂撞;在自己的新家庭中,也同樣如此,忍耐公婆、忍耐丈夫。
旁人可能覺得,何必這么忍氣吞聲,懟回去不就行了。
但是對她來說,就是做不到,因為她有著一個根深蒂固的恐懼:我不可以讓愛我的人失望,如果讓他們失望了,他們就會不愛我了。
選擇生兩個孩子,也是因為她覺得只有一個孩子,婚姻會不夠穩(wěn)固。
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恐懼不被愛,害怕被拋棄。
心理咨詢幫小于看見了她的關(guān)系模式,也讓她理解了這個模式是過去的生存策略,小時候她是靠著這個策略活下來的,但是今天其實已經(jīng)不需要這個策略了。
三
看見情緒,創(chuàng)造新的體驗,
才能突破卡點
知道自己的關(guān)系模式,還只是停留在大腦層面。
為了改變,我?guī)е∮?,一步步深入到她自己的情緒層面。
對媽媽又愛又怕的小于,其實壓抑了自己的很多情緒,經(jīng)年累月,這些情緒已經(jīng)壓在心底,模糊到她自己也看不清了。
在咨詢中,我?guī)椭駝冄笫[一樣剝開自己的情緒:
最外面那層是委屈和悲傷,接著是抱怨和不滿,這些都表達完之后,她才看見,最里面還有一層“憤怒”。
她終于意識到:天哪,原來媽媽的方式,竟然對我造成了這么大的影響。
也因此,才愿意承認媽媽給她帶來的傷害。
其實很多人對父母都是愛恨交織的,但很少有人愿意承認“恨”的那部分,不斷告訴自己:父母也很辛苦,父母對我已經(jīng)很好了……
但我們真的允許自己的恨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愛和恨是可以并存的,承認恨的存在,并不會讓愛消失。
以前小于沒法攻擊任何人,因為身邊都是最愛的人,都不能攻擊,就只能攻擊自己。
十幾次咨詢后,小于跟媽媽大吵了一架,這是她生平第一次,是全新的體驗。
除了媽媽,她也可以向其他人提要求,或者拒絕別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了。
這些新的體驗,讓她發(fā)現(xiàn)了新的生存策略,原來自己是可以表達的,也是可以對抗的,不再需要一味攻擊自己,或者拿孩子當出氣筒。
她說:我感覺從來沒有這么自信過。第一次覺得,自己是非常值得被愛的,就算老公真的不愛我了,我也不害怕了。
我看到了一個真正自信的、充滿活力的、人際關(guān)系非常好的小于。
這些別人看來很簡單的事情,在她過去的生命里,都是不可以做的,所以再怎么從理智的大腦層面去勸說,都沒有辦法做到。
但是當我們深入內(nèi)心,深入情緒,去體會,去觀察,去接納,去關(guān)懷自己,那么改變的力量就自然萌生了。
一開始,這種力量可能就像小草發(fā)芽,只有一點點,但是當你用這種力量,去創(chuàng)造一點點新的體驗,新的體驗會給你和以前都不一樣的反饋,讓你體會到跟以前不一樣的情緒。
然后,力量就加強了。
只有從內(nèi)而外的、情緒層面的改變,才是真正的改變。
否則,我們再怎么從理智層面強迫自己,比如:強迫自己開心、強迫自己“想開點”、強迫自己出去交際,都只是在進一步加重抑郁癥。
最后,我想再強調(diào)一次:幾乎每個抑郁癥患者,都只是暫時被困住了。
不管抑郁癥是因為什么困擾而產(chǎn)生,都是在告訴我們:我在某個地方被卡住了,或者小時候某個地方?jīng)]長好。
每個人的卡點都不一樣,A的卡點在B眼里可能根本不是事,B的卡點在A眼里可能也不過如此。
所以抑郁癥的治愈,沒有一個標準的解決方案,而是需要了解每個個體,找到卡住你的地方,跨越它;或者找到?jīng)]長好的地方,重新養(yǎng)育一次。
跨越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原來不止荊棘滿地,還有鮮花盛開。
如果,你也感覺自己正在受困,在原地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卻無法找到出口,那么尋求心理咨詢的幫助,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當然,這個咨詢師不一定得是我。
最重要的,是你要有邁出這一步的勇氣。
如果說真的有哪一類型的患者更容易治愈,那就是愿意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和機會的人。
請相信,你不應該被困在這里,你應該走出去,也可以走出去。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權(quán)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lǐng)取與侵權(quán)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371 測試
立即測試
2210 測試
立即測試
895 測試
立即測試
588 測試
免費測試
437 測試
免費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