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情緒表現(xiàn)充斥著我們的生活。電視、廣播、社交媒體、對話和書面媒體源源不斷地散播著憤怒、哭泣、怨恨、煩躁和悲傷等等情緒。
神經(jīng)生理學家和神經(jīng)心理學家指出,感覺是情感的主觀體驗。情緒源于邊緣系統(tǒng)的神經(jīng)活動模式。然后感覺解釋了基于神經(jīng)的情緒。
我們都有情感情緒。
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我們的感受和情感表達是與生俱來的,但事實并非如此。
在童年時代,我們就掌握了如何、何時表達何種程度的情感。這是通過家庭內(nèi)部無意識的教育,以及父母在我們身上塑造的人際關系的角色而發(fā)生的——我們在3歲時就掌握了這些角色。
一.情緒壓抑
有些人被塑造成隱藏自己情感情緒的角色。在這個角色中,我們很少承認,更不用說表露我們的情感。情緒壓抑的人可能無法識別自己是悲傷、快樂、憤怒還是焦慮。
在心理治療中,當我問這些人他們在特定情況下的感受時,他們說,“我不知道我的感受,”或“我不確定?!彼麄兘?jīng)常告訴我他們的想法,而不是他們的感受。我們把這樣的人稱為矜持的或壓抑的。
他們壓抑自己的情緒,并因此相信他們被壓抑的情緒是強大的。他們害怕自己壓抑的情緒會像火山一樣爆發(fā),要么讓自己崩潰,要么對他人造成傷害。
二.情緒泛濫
有一些人在童年時期就被塑造過度流露情感情緒的角色。
他們喜歡自己的情緒對別人的影響。他們希望別人迎合他們的情感表現(xiàn)。
他們會傳達以下信息:
· 為我的爆發(fā)感到不安吧。
· 使我平靜下來。
· 縱容我。
· 在我身邊小心翼翼。
· 修復我的感情。
· 迎合我多變的心情,縱容我下一次的情感流露。
這些人如此關注他們的情感以至于當我問他們在想什么時,他們只告訴我他們的感受。
情緒泛濫的人做決定的時候是基于天馬行空般的情緒——他們放棄理性思考。
由于他們被自己的情緒表現(xiàn)所消耗,他們善于分散他人的注意力,也善于讓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在隨后的人際關系中,他們會耗盡那些與他們交往的人。
三、如何擺脫情感情緒的束縛
情緒泛濫的人會讓周圍的人感到壓抑,而情緒壓抑的人則內(nèi)心受到壓抑。
我們需要足夠深入地審視自己,以停止情感帶來的專橫,這是可以做到的。
當我們感受強烈的痛苦時,我們可以問自己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將幫助我們理解這種情緒,決定它對當時的情況有多合理,以及采取什么行動。
1. 你有什么情緒?
你可能在哭,但你真正的情感是什么?你是否難過、生氣、嫉妒、沮喪?
2. 是什么激發(fā)了你的情緒?
是否有人貶低你、表揚你、激怒你或忽視你?你和誰在一起,互動的內(nèi)容是什么?
3.還有哪些場合會讓你產(chǎn)生類似的感覺/情緒?
當別人也忽視你的時候,你會生氣嗎?你在和別人相似的情況下會嫉妒嗎?
當別人稱贊你時,你會生氣嗎?
4. 你的情緒是否合理?
問問你自己這是否是一個值得生氣的大問題。
5. 你是否因為童年經(jīng)歷而習慣了這種情緒?
如果是這樣,當情況不合理的時候,你可能會下意識地做出情緒反應。
如果你小時候就被期望隱藏自己的情緒,你可能會對自己更理性。那么。你需要去表達你的情緒,而不是隱藏它們。
或者,如果你作為一個孩子被期望有吵鬧的情緒表現(xiàn);那么,你可能需要緩和你的情緒表現(xiàn)。
6. 一旦你評估了你情緒的各個方面,在這種情況下采取什么最合理的行動?
如果你意識到你的生氣不合理,例如你對你的伴侶買了一份你不想要的雞蛋而很生氣。
你可能會決定緩和或停止你的憤怒,因為你發(fā)現(xiàn)它太過分了。
或者,你可能會決定向你的配偶表達你的沮喪,而不是保持那種情緒。
過度情緒化的人可以掌握如何思考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直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他們可以獲得理性的想法,而不是用情緒決定和操縱他人。
過度壓抑情緒的人則可以學會識別和表達他們的情緒,以告知他們的內(nèi)心和他們的關系中發(fā)生了什么。他們可能會發(fā)現(xiàn)有一個時間和地點可以讓他們大吵大鬧,歡呼雀躍,或者成為關注的中心。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lián)系,稿費領取與侵權刪除請聯(lián)系我們,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與稿費】。
微信群
最新測試
517 測試
免費測試
1481 測試
立即測試
1921 測試
立即測試
355 測試
立即測試
571 測試
立即測試